晴時多雲

MedPartner》研究發現胃藥導致中風機率增加130%?別急著停藥,聽聽專家怎麼說!

近期看到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可能增加首次缺血性中風風險。什麼是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若已經在服用此藥的患者是不是要停藥?已經吃了很多年了,是不是中風機會已經增加很多?請大家先別急,讓我們先從專業的角度判讀這樣的研究。

Medpartner

近期看到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可能增加首次缺血性中風風險,且這一中風族群多半較年輕,年齡平均 51 歲,與傳統中風高風險族群很不一樣。

近期看到多家媒體紛紛報導,台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首次發現,治療胃食道逆流藥物「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可能增加首次缺血性中風風險。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報社資料照)

這項研究利用健保資料,以從未有過中風病史的成年人為目標族群,與沒有服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相比,用藥期間發生首次缺血性中風機率增加至1.36倍。

看到這樣的報導,可能超多網友都感到驚慌,立刻就有不少人傳訊過來問是不是要停藥?我已經吃了很多年了,是不是中風機會已經增加很多?請大家先別急,先看看我們如何從專業的角度判讀這樣的研究。

什麼是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

簡單說,胃部會分泌「胃酸」,而其中導致酸性的成分就是「氫離子」。在一些胃部疾病例如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身上,常可發現發現胃酸過多、過酸的現象。因此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的角色,主要就是抑制胃中氫離子的分泌,讓胃液不要那麼酸,進而改善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等跟胃酸有關的疾病。這類藥物以台灣健保的規定,常常在做胃鏡確定有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後,之後就可能以連續處方簽開立,以求達到長期服用控制的效果。

但為什麼這個藥會跟中風扯上關係呢?目前學理上要把這個藥物跟中風機轉牽扯在一起,似乎比較困難。但台北榮總的研究就做出這個結果了,那要怎麼解釋呢?

MedPartner 團隊醫師與藥師如何解讀這篇研究?先別輕易論斷因果關係

這篇研究是一個使用健保資料庫去爬資料,找出的相關性研究。但是兩件事情在統計上有相關,並不一定代表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例如你回想過去兩個禮拜每天多喝了一杯水,結果體重增加了三公斤,那代表你就是因為喝水胖的嗎?說不定是因為你喝水之前,都吃了一包薯條,是因為薯條太鹹才讓你多喝水的。所以讓你胖的到底是水還是薯條呢?

這個研究也有類似這樣的限制。例如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s)的使用者,常常本身就有比較高的中風機率。另外這個研究中提到,再比較年長的PPIs使用者中,這種中風增加的機率,比起年輕族群的 PPIs 使用者並沒有比較高。

這就奇怪了啊,如果這個藥會導致中風的機會增加,那應該更會影響到本來久年紀大,更有機會中風的患者才對,不是嗎?另外研究時間的長度以及劑量相關的數據,其實還是有不少缺漏。因此目前要藉由這篇研究論斷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就會實際上增加中風的風險,應該還是要高度保持懷疑的態度。

我們討論到一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的期刊評論也出來了,主要的論點跟我們的想法很接近,甚至講得更完整,我們在此貼上部分文字,供醫療人員一起參考。以下這段一般民眾請自行跳過就好。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PI use is associated with a modest increased risk for first-time ischemic stroke. But, like many other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linking PPI use to various disorders, this study is limited by the potential for residual confounding from a host of factors, including PPI users having a higher underlying risk for stroke. In fact, the finding that the association was less prominent in older patients, in whom the risk for stroke should be greater, suggests that residual confounding exists. Moreover, the short duration of the study raises the question of a physiologic explanation for the effect, and the absence of data on the duration of therapy or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casts doubt on a causal effect. As suc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se findings is doubtful.”

(全文連結在此,但是它是付費資料庫)

另外我們也回去看了發表研究的北榮王醫師的說法,王醫師當時也強調,希望民眾不要看了研究就覺得恐慌。但你也知道,即使醫師有特別強調不要恐慌了,搶點閱的媒體在下標的時候,大概是不會聽進去的。即使此藥在之後進一步釐清因果關係後,確實有增加中風的可能性,但相對的危險性還是不高。但是如果你因此停藥了,導致原本想治療的疾病惡化,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透過這個聳動的醫藥新聞報導,我們想說的是

透過這篇新聞報導,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每天世界上都會有許多不同的研究結果被發表,但每種研究,往往都會因為實驗設計上有所侷限,能夠解釋的證據力不一定足夠。因此對於研究結果的解讀能力,就很重要,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下了聳動的標題,那這樣的所謂「醫學報導」,對於社會到底是「幫助」還是「傷害」呢?

這篇文章要特別感謝訂閱支持者不公開社團的好朋友們,貼出了這則有疑慮的醫藥新聞,才能讓我們在第一時間整理出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科學常常都是「反直覺」的,「異常冷靜」的,但在資訊爆炸的現在,用科學的頭腦,冷靜去思考,才是在這個時代能夠平安、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門啊!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別忘了給我們一個讚,讓我們更有動力繼續整理最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也別忘了用底下的分享鍵分享給朋友喔!

此文經授權轉載自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研究發現胃藥導致中風機率增加130%?別急著停藥,聽聽專家怎麼說!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