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逆思》東南亞高鐵將駛往何處?國際政治下的經濟建設的各種樣貌(中)

上篇說明了現今世界高鐵的主角與特色,以及目前中國與日本在東南亞高鐵興築上的談判結果。接著,筆者提出「經濟建設是否完全對國家有益」的問題,並更進一步地對「政治格局與經濟建設條件結果有關聯」發出問號。這篇文章將把讀者拉向上一個層次,一起談最為人熟知的「美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則及其由來。

文/林偉傑 編輯/廖偉鈞

戰後,美國獨霸自由世界,在滿足政治、經濟需求,以及美蘇冷戰的軍事格局考量下,美國決定以「經濟勒索」為手段達到目的。

圖片說明/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象徵著相互保證毀滅的時代來臨。冷戰雙方陣營對核戰的恐懼,也形塑出另一種國際政治權力另一種型態的出現。圖為美軍於日本長崎投放原子彈,爆炸時的情形。

上篇說明了現今世界高鐵的主角與特色,以及目前中國與日本在東南亞高鐵興築上的談判結果。接著,筆者提出「經濟建設是否完全對國家有益」的問題,並更進一步地對「政治格局與經濟建設條件結果有關聯」發出問號。這篇文章將把讀者拉向上一個層次,一起談最為人熟知的「美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則及其由來。

披著經濟發展使者外衣的殺手們

只要對國際政治略有了解的人,想必對「美帝」一詞不陌生。然而,「美帝」究竟是純粹看不慣美國一貫作風的情緒性用詞?還是呈現了某方面的「事實」,而且這種歷史事實還多到可以系統性的去整理它?

911事件後,一本名為《經濟殺手的告白》的書名噪一時,由作者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談自己成為「經濟殺手」的所見所聞。所謂「殺手」所執行的「美利堅帝國統治權術」大致如下:藉由推銷經濟相關基礎建設,使得部分開發中國家背負巨額債務。在債務壓力之下,美國可以迫使這些國家服膺於其統治意志,從而提升自己在國際情勢上的宰制能力。

要讓這些國家「入坑」,美國的首要工作就是「誇大基礎建設效益」,使得這些國家承擔超出他們所能負擔的建設。同時,「經濟殺手」將誇大的經濟預測報告呈交給國際貨幣基金(IMF)及世界銀行(WB)等經濟援助國際組織,再由國際金融機構貸款予開發中國家。然而,這些金錢根本沒有實質地流入開發中國家,因為在開發中國家承包建設的廠商幾乎是美國公司。換句話說,基礎建設方案實際上僅幫助美國公司開拓市場罷了。而這些國家正式「摔入坑」的時機,則是這些國家面臨金融危機之時——因為外資撤出,導致開發中國家資產泡沫破裂,進而在債市評鑑上被評為垃圾等級,又導致國內市場資金流動完全凍結,經濟因而陷入危機。

然而,即使一些第三世界領導者頭腦夠清楚,能一眼看穿美國所耍的把戲,也並不代表這些國家就能躲避美利堅帝國的魔爪,走出自己的路。美國大可利用其中央情報局(CIA)等特務組織,威脅這些「明智」的領導人的政治地位,甚至生命。對於不符美國利益的開發中國家領導人,CIA可以策動一場政治政變,或者將這些領導人貼上「政治不正確」的標籤,使這些領導人黯然退出政壇。更甚者,也不乏有透過軍事行動,將當地政府推翻、或者直接使這些領導人消失在這個世界上的例子。

圖片說明/美帝國主義象徵圖

美帝國主義「經濟」權術的由來

這些「統治權術」原則並非危言聳聽,也非杜撰的影集劇本,而是有可供佐證的歷史事實,這樣的手段首次實施於伊朗,與英美等歐洲石油供應有所關係。

二戰之後,伊朗時任首相穆罕默德●摩薩臺認為,二十世紀初伊朗與英國所簽訂的石油開採契約對伊朗極為不利。原因在於,伊朗的石油開採權落在英國及伊朗合資的「英伊石油公司」身上,身為產油國的伊朗卻只能抽取16%的石油開採權利金,因此,穆罕默德決定將石油產業國有化,冀望伊朗能夠真正得到自己該有的石油利益。不過,英國對此舉措大為憤怒,卻因為二戰後的英國國力衰弱,無力自行扳倒伊朗,因而找上了與他具有「特殊關係」的美國「主持公道」。就過往的經驗來看,英美霸權常聯合以軍事手段解決紛爭,然而,這個案例在當時的國際政治版圖,因爲伊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顯得不切實際。

首先,當時美蘇兩大政治意識形態陣營已經成形,兩國同時擁有核武。再者,伊朗北邊就是中亞,而冷戰時期中亞恰是蘇聯國土的一部分,從十九世紀後期開始,英國與俄羅斯就互相爭奪在伊朗的政治勢力主導權。因此,在伊朗議題上若英美貿然出兵,必定會挑起蘇聯的敏感神經,從而破壞權力平衡,美國就要在此地區投入更多軍事資源。

對於這樣的矛盾,美國CIA特情人員柯密特●羅斯福(Kermit Roosevelt,老羅斯福總統之孫)發明了一個「妙招」——迫使時任首相下台,嗣後扶持親英美的國王,也就是讓摩薩臺首相的政敵穆罕默德●巴勒維主導伊朗。中情局透過策動當地示威遊行等反抗勢力,營造出時任首相不受歡迎的形象。最後摩薩臺在支持者與混亂者的暴動之下,被反對者逮捕,穆罕默德●巴勒維因而將他送上軍事法庭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並予以軟禁,直到其死去。相較之下,美國直接訴諸武力的案例,包括越戰及韓戰,都弄得美國灰頭土臉。越戰中,美國所扶持的南越政權於1975年垮台,而韓戰也只打到平手。比較起來,這種非直接訴諸武力的手段,顯得更經濟實惠。因此,這種類似手段成為日後美國對外政治干涉的主旋律。(註1)

圖片說明/伊朗巴勒維王朝第二任國王穆罕默德●巴勒維。

美國獨霸與多極世界的政治格局差異

然而,東南亞高鐵建設案例與上述第三世界面對美國的情況不太一樣。

如果將美國的案例拿來檢視,當時與他同屬「自由世界」的已開發國家(如西歐、日本),與美國競爭的熱度也不若想像的高。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遭到剝削的國家幾乎都在美國的軍事保護傘之下,也就是在美國的政治勢力範圍內。在霸權穩定論的邏輯中,這些國家形同華盛頓政府下的「行省」,因此,美國在經濟建設的議價能力上也強大許多。若加上各國國內的不確定因素,如薄弱的官僚體系,以及「買辦階級」(不顧整體國家社會利益,只想從中抽取油水的商貿中間人),很多第三世界更容易在這幾樁經濟建設計畫被「敲竹槓」。

從實例來看,美國、西歐與日本為軍事盟友,這些國家對於美國軍事上的保護極為重要,再加上冷戰時期,美國是除蘇聯外,唯一政治經濟實力達到霸權標準的國家,因此美國在非共產陣營的政經部署上具有強大的話語權。更何況,英國及其他西歐國家戰後國力衰弱,再也難以單方面投射軍事實力。

以第二次中東戰爭為例,在蘇伊士運河的保衛戰中,由於當時美國需要獲得亞非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對英法「粗暴」的政治手段表達不滿(所謂的粗暴政治手段,就是與英法與以色列私下串通,奪回運河主導權的軍事行動),故美國決定出手讓英鎊貶值,阻擾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的貸款,迫使英國屈服。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英美的交手被視為英國從國際政治霸權地位正式下台的關鍵點。原因即在於,此事證明英國已經無法在違背真正霸權—美國—的意志下,進行自主國際政治行動了。

圖片說明/第二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軍方於西奈半島進軍路線圖。英國由於在埃及與歐美自由世界之間的爭議,埃及透過將英國擁有近半股權的蘇伊士運河,英法決定與以色列合作,透過軍事行動奪回運河主導權。

註一: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gemonic_stability_theory

逆思》東南亞高鐵將駛向何處?國際政治下的經濟建設的各種樣貌(上)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逆思 東南亞高鐵將駛往何處?國際政治下的經濟建設的各種樣貌(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