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無以酩狀》Twenieth Century:《巧克力情緣》心靈交契讓感情跨越距離

我們漫長或許短暫的一生,能不能遇到彼此珍視體恤的知己?能不能跟他/她一起喝杯「20世紀」跨越距離,讓心靈在酸甜酒精裡催化靠近。

縮梭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這部黏土動畫對於場景的細膩,人物獨特造型,甚至分處澳洲與紐約各自色調不同的運用都相當具有巧思;一些嘲諷、一些溫馨、一些瘋狂行徑,兩個素未謀面的故事,交織成深刻的暖流蔓延在觀影者心底。

《巧克力情緣》這部黏土動畫對於兩位主角分處澳洲與紐約各自色調不同的運用都相當具有巧思。(圖:Melodrama Picture)

瑪麗8歲,住在澳洲小鎮的她,額頭上有個棕色胎記讓她不時被同學取笑;到茶包工廠上班的爸爸沉迷於製作鳥類標本,媽媽酗酒而且是個慣竊;為一會搭理她的爺爺很早就去世,再也沒有人回答他滿腦子的好奇。住在紐約的麥斯44歲,患有自閉症又因為嗜吃甜食而過胖;有一個幻想出來的朋友與甚少交談的室友婆婆,以及一隻獨眼貓與金魚亨利作伴。

瑪麗很想知道美國人的小嬰兒是如何誕生的,而在電話簿上隨手點到麥斯的地址,興奮地提筆寫下洋洋灑灑的問題寄到紐約,忐忑地期待回信。跨越半個地球的忘年筆友,在書信往返間如此持續了20年。擁有同樣膽怯、相同孤獨的靈魂,著迷一樣的布偶影集、一樣的巧克力甜食;開始通信後,兩個人彼此有了心事的出口,能夠分享所有想說的話。

經典調酒理使用巧克力元素入酒,較為出名的便是以紐約中央鐵路公司於1902年至1967年間往返紐約與芝加哥的世紀特快車(20th Century Limited)命名調酒-「20世紀(Twenieth Century)」。由任職倫敦皮卡迪旅館(Piccadily Hotel)酒吧調酒師,亦曾為英國調酒協會會長的查爾斯.塔克(Charles Tuck)在1930年左右創作的「20世紀」,目前最早酒譜記錄於1937年由威廉.塔林(William J Tarling)出版的《Cafe Royal Cocktail Book》中。

使用美國桶陳琴酒FEW調製的Twentieth Century。(圖:發琴吧 Ginspiration)

使用一盎司辛口琴酒(Dry Gin),各半盎司麗葉酒(Lillet)、白可可利口酒(Crème de Cacao Blanc)和檸檬汁,搖製冰鎮後倒入雞尾酒杯中。淡淡巧克力氣味和麗葉酒的溫潤果香,在檸檬絲毫酸度轉換後,與琴酒清新草本滋味結合出一股曼妙姿態。這輛20世紀特快車跨約兩地,透過調酒將情緣牽起。

1934年,以20世紀特快車為劇情情景,由約翰.巴里摩與卡蘿.倫芭合演的電影《20世紀(Twenitieh Century)》轟動上映,讓這輛列車聲名遠播,連帶促成這款調酒風行。

瑪麗的母親總是一直喝雪莉酒(Sherry),就聯他最拿手的烘焙也只加雪莉酒。我們能夠將20世紀酒譜中的麗葉酒替換成為帶有些微核果尾韻的不甜雪莉酒(Fino Sherry),再加入少量風味苦精(Bitter),就成了另一杯滋味豐富且切題的「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使用不甜雪莉酒替代麗葉酒調製的Mary and Max。(圖:藏書票Exlibris)

兩個人等待對方回信的空白分秒都度日如年,讀到激動忿懣的字句,除了焦急也只能無能為力。娓娓道來的瑣碎生活,細細斟酌的複雜情緒;麥斯小心翼翼地蒐藏每封來信,仰頭看見它們就感到安心;麥斯的回信總讓瑪莉重拾勇氣,相信幸福總會來臨。兩個老少往來的信裡從不提及大道理,仍舊值得仔細聆聽;這些安慰雖然無形,卻比甚麼都還實際。

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瑪麗無意間傷害麥斯以後,他選擇原諒她;他們都學習接受不論好壞與否的自己。我們漫長或許短暫的一生,能不能遇到像這樣彼此珍視體恤的知己?能不能跟他/她一起喝杯「20世紀」跨越距離,讓心靈在酸甜酒精裡催化靠近。

「上帝給予我們家人;感謝上帝,我們擁有得以選擇朋友的幸運。」

(自由評論網提醒您,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請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