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八仙洞拆廟爭議,究竟是誰在模糊焦點?

劉佳昇

日前於自由評論網見〈台東縣政府文化處來函〉一文,似欲說明八仙洞拆廟爭議,但其內容仍舊模糊焦點,實令人遺憾。像是以「神壇長期佔用」為開頭,但卻未曾正視八仙洞於日治時期即有信仰活動,民國38年潮音洞更是申請門牌完成,都如原住民族一樣,有著在中華民國政府處置前(民62年國有地、民77年國定文資)生活於該土地的事實。政府部門的「佔用」論述,難道不是忽略事實模糊焦點嗎?

日前於自由評論網見〈台東縣政府文化處來函〉一文,似欲說明八仙洞拆廟爭議,但其內容仍舊模糊焦點,實令人遺憾。(資料照,記者黃明堂攝)

其二,台東縣文化處將靈骨塔與客家信仰語焉不詳地放在一起說明,實難理解其重點,僅能猜測意在強調清查出的骨灰罈、神主牌,以及詢問當地客家耆老後,得出潮音洞信仰與長濱鄉民,甚至客家族群信仰中心連結微弱的結論。但筆者想詢問的是,「學術考證」及「實情」只需簡單清查骨灰罈或詢問耆老嗎?或是只需採用「媒體撰文」呢?不論是量化的統計分析,或質化的田野訪談,都需長期且深入的研究以得到完整詳實的學術考證,而握有資源的政府單位,更有權責委託專業學者詳加調查以還原實情。

第三,主管「文化事務」之政府單位,說出「積極以文化視角來面對爭議」是文化工作者在模糊焦點,實在令人詫異!主管文化卻不談文化,只在喊冤似的強調不斷「走訪」、「拜訪」、「滿足訴求」,筆者不禁想問文化主管機關不談文化,那該由誰來談?不以文化視角來面對,那該以什麼視角面對?

此外,筆者身為人類學學徒,看見台東縣文化處搬出「人類學」作為立論,實是悲痛。人類學在知識發展過程中,早已是強調文化脈絡、多樣性、相對性的學科,身為人類學權威的臧老師豈會不知而提出以「時間長短」來作出文化優劣之價值判斷?更不用說考古學在台灣屬於人類學分支之一,亦強調對時間脈絡的重視。台東縣文化處如此陳述,實有對學者個人與學術界的冒犯之慮。

最後,還是要再呼籲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主管機關,暫緩拆除潮音洞,「積極以文化視角」面對八仙洞納含的地質景觀、史前遺址、原住民傳統領域與洞內寺(巖仔信仰)的多樣文化,以及周邊阿美人、馬卡道人、噶瑪蘭人、布農人、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等族群與八仙洞互動的歷史,邀請在地住民與各領域專家學者一起全面的討論與規劃共存方案,才可真正建立具學術與觀光價值的世界級文化資產。

(作者為人類學研究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