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菜市場政治學》語言即政治:透過實驗法找證據

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推行國語、禁說方言政策,不只影響多年以來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影響到後續升學、就業等差異。但解嚴至今也已30年,在30年之後,許多研究也觀察到台語快速凋零的現象。除了語言使用之外,國語與台語在台灣民眾心中,是否仍有更多不同的意義與政治心理暗示?

◎王宏恩/杜克大學政治所博士候選人

民國47年(1958年),台灣省政府推行「說國語運動」;民國62年(1973年),教育部公佈「國語推行辦法」,所有教育單位包括小學每一個班級都要設立「國語推行委員會」,嚴格禁止使用方言,使用方言者會被加以罰錢、體罰、掛狗牌等處罰。圖片及資料出處:台北蜂鳥 (https://goo.gl/wQRs36)。

最近國內知名插畫家所繪有關「台灣國語」的內容爭議,引發了網路上一番混戰;同時,台北市政府的反恐演習,設定歹徒是講台語,也引起許多討論。在許多相關討論的背後,最重要的討論關鍵點在於台灣民眾對於台語以及國語間看法的落差。自國民政府遷台以來的推行國語、禁說方言政策,不只直接影響到多年以來學生們學習的內容,更影響到後續一系列升學、就業等差異。但解嚴至今也已30年,在30年之後,許多研究也觀察到台語快速凋零的現象(例如這篇用台灣民調的社會學分析文 )。除了語言使用之外,國語與台語在台灣民眾心中,是否仍有更多不同的意義與政治心理暗示?

Duncan日前因上傳1張插畫圖,挨轟歧視台灣國語。(圖擷取自「Duncan」臉書粉專)

這個問題之所以困難,是因為國台語使用者在各種社會學經歷、環境、工作、乃至於講話內容上都可能有所不同,從學術的角度來說,就是很難單獨分離出「就是因為國/台語」這個單一變數,而可能被其它變數影響。

這篇由台灣大學政治系張佑宗教授與American University政治系教授Jie Lu,在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期刊2014發表的文章中,試著用科學實驗法來驗證這個問題。要怎麼用實驗來研究政治科學與語言學呢?

首先,作者邀請了兩位國、台語都十分流利的50歲有穩定工作的中年男子A跟B,A是純外省人、B是純本省人。作者另外請了一位20歲男子C。接著,這三位男子要念一段有關「爆米花的營養」的新聞,這篇新聞特別選的跟政治完全無關。然後這三位男子念的順序如下:

(1)   A用國語念一次

(2)   B用台語念一次

(3)   C用國語念一次

(4)   A用台語念一次

(5)   B用國語念一次

作者把這五段台詞都錄音下來,接著在2009年於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九所大學的大學部與進修推廣部招募參加實驗者,一共找到了346位,平均年齡是36歲。每位參加者都要照順序聽完這五段錄音,而且每段錄音聽完之後,實驗參加者都要填一張問卷,要他們猜測評估每一段錄音裡這位演講者教育程度為何、家庭社經背景為何、比較支持藍還是綠、個性為何等問題。

為什麼要搞的這麼複雜?這種實驗設計法叫做matched-guise。因為(1)跟(4)錄音的實際上是同一個人,身份背景不變、語調都一樣,念的文章也是一模一樣,所以假如參加實驗者評估(1)跟(4)的教育程度(平均而言)有差距,那這差距就肯定來自於聽到了國語或台語的關係,而可以排除其它可能變數的影響。但又因為擔心參加實驗者直接發現(1)跟(4)是相同的人,因此把兩段發言錯開,中間再安排一位C作為誘導,讓參加實驗者誤以為五段都是不同的人念的。同樣地,假如參加實驗者心理對國、台語的認知不同,那相同的評估落差也會出現在都是B錄音的(2)跟(5)組之間。

實驗結果顯示,至少這對九所大學的347位參加者來說,A與B用國語或台語念文章,的確會造成實驗參加者在推估他們身份背景上有顯著的差距。在下圖(原文圖一A)中顯示,當請那位雙語流利的外省人分別念一次文章後(M-BM是他用中文念 (1)、T-BM是他用台語念(4)),實驗參加者平均而言就會認為用中文念的那位發音者有「較高的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地位」、「較可能支持馬英九跟國民黨」。 相同的分佈狀況同樣也出現在請那位雙語流利的本省人發言給實驗參加者評論時。

在透過matched-guise實驗設計控制了其它可能的影響後,這個結果暗示了這些參加實驗的台灣民眾在心理上仍然會把國/台語連結到不同的身份或背景的暗示,至少在作者們進行實驗的2009年、已解嚴22年、已兩次政黨輪替後仍是如此。語言本身就是政治的產物,而在歷史與政策的影響下,語言背後也直接連結到了不同的政治意義。

另外,台灣政治學界也有許多以問卷法來進行研究的文章,例如政治大學陳陸輝教授與鄭夙芬的這篇2003發表在選舉研究的文章,分析2000至2005年數次全國抽樣訪談後發現:在問卷訪查員登門造訪時,受訪者使用的語言是台語的話,在用迴歸模型控制住其它變數的影響後,仍較可能自認為是台灣人,而受訪者使用國語的話,就更可能自認是中國人。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Jennifer Wei也在Language Choic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 (2008) 一書中梳理過國台語在台發展的歷史(期刊版本)。

(https://goo.gl/NwnnrY)

無論是實驗法或問卷分析,我們都發現國、台語的使用及其影響在台灣仍是非常全面的。語言不同的確給了人不同的心理暗示,也可能因此累積而成後續的行為改變、人際衝突、或是畫了漫畫被批評。造成民眾對國/台語認知的差異本身就是歷史與政治的產物,那麼要讓這些語言走向何方,也勢必得重新回到政治來認真討論才是公平的出發點,而不該是讓它自生自滅。這不是泛政治化,而是如同這篇實驗文章所顯示的:國/台語本身,就是「政治話」。

編按補充:為何說「國語」? 動畫訴說台灣本土文化災難

參考資料:

Chang,Yu-tzung and Jie Lu. 2014. “Language Stereotyp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Evidence from an Experimental Study.”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14, No. 2, Pp. 211-248. (SSCI)

此文經授權轉載自菜市場政治學 語言即政治:透過實驗法找證據

菜市場政治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