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農業不再只是農業:從里山資本主義談起

由日本放送協會(NHK)廣島採訪小組與日本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藻谷浩介合著的「里山資本主義」,去年底出版中譯本後,在前後農委會主委交接時,新任主委特地提及此書。「里山資本主義」是什麼?日本政府又是為何去正視並倡議此議題?對於有著與日本地理環境相似的台灣來說,「里山資本主義」是否可以幫助台灣開創農業新的面貌,值得深思。

焦鈞

有別於金錢資本主義的處事哲學,並不是高深的學理,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實踐;有將近百分之六十森林資源的臺灣,是否能如鄰國日本倡議的「里山資本主義」善用在地林業資源特別是林業資源作為熱源的主要來源在不揚棄既有的金錢資本主義運作的前提下,農業的定義與戰略高度,都必須被重新改寫,方有機會建構出屬於台灣自己一套的本土里山主義/倡議。

由日本放送協會(NHK)廣島採訪小組與日本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藻谷浩介合著的「里山資本主義」,去年底出版中譯本後,在前後農委會主委交接時,新任主委特地提及此書。「里山」日文一詞的原意,指的是「環繞在村落周圍的山林」,而「里山資本主義」作為金錢資本主義的「子系統」,是一種「開放的地區主義」、是要找回因金錢文明/主義而遺忘的事物、是經濟上的相互協調而非競爭;作者指出,里山資本主義是柔軟的,是社會事先準備好的安全網、根據統計,臺灣國土360萬公頃的面積中,森林覆蓋率占58%,農業用地約占29%,兩項合計占全島土地總面積的87%,而其餘13%土地分布於平原及丘陵地區,屬於都市、城鎮、道路、工業用地及河川、海灘與濕地等。這代表的意義是,台灣有充沛的森林資源?但,有誰認真去思考,森林資源與石化資源之間的關係呢?

日本絕對是東亞近代化的先驅。但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之後的日本,讓過去依附金錢資本主義的日本社會,開始反思一個仰賴能源進口的國度(台灣何嘗不是如此!),重新檢討所謂的「需索無度」的能源政策?簡單的說,石化能源真的是一個可以長期依賴的「能源來源」嗎?
福島核災。(資料照,圖取自美聯社)

對照台灣,反核四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從199-年台灣社會解放之後,整個社會運動因為福島核災事變,讓所謂的「反核四」從過去的「政治與社會邊緣」躍升為主流,成為馬英九政府不得不面對的重大政策;在江宜樺院長任內中止核四續建與營運,等於間接為台灣最大的社會運動做的玩美的終結。不幸的是,核四廠的封閉,並沒有釀成下一波社會運動/綠能家園的推動能量,更無法去思考台灣產業轉型的下一步,特別是作為底層經濟結構的臺灣農業體系,要如何配合國家戰略方針的調整,去自我改變自身步伐的變革。

日本從福島核災中走出,開創了「里山資本主義」,絕對是一個足以刺激臺灣總體經濟戰略的另類思維;農業,做為和里山資本主義的試驗場,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反倒讓必須走向更積極的道路,去摸索探究「臺灣農業未來之路」。如果說日本的地理環境與台灣有很大的相似性來看,就證明日本從山林田間推動的「里山主義」,絕對不只是一句空談的口號而已!

深究里山資本主義,仍可看出其背後的「技術本位」,包括森林資源如何有效轉換成為石化資源的替代,甚至前往歐斯奧地利取經學習更先進的木材回收再利用於建材的使用,更遑論於法令上的鬆綁讓「石化本位主意退位」得以讓善用森林資源成為「另一種選擇也就是里山資本主義所強調的柔軟性不是要消滅金錢資本主義的主體性,而是讓更多的「開放性地區主義」得以在全球化下浪潮下維持一定程度的「地方差異性」。

深究里山資本主義,仍可看出其背後的「技術本位」,包括森林資源如何有效轉換成為石化資源的替代,甚至前往歐斯奧地利取經學習更先進的木材回收再利用於建材的使用,更遑論於法令上的鬆綁讓「石化本位主意退位」得以讓善用森林資源成為「另一種選擇」。(資料照,記者周幸叡攝影)

不容否認全球化是一個難以阻擋的浪潮!但台灣得地理特性、人口結構,以及農村現況,一再顯現出「發展地方特色」之必要性--里山資本主義不是摧毀既有結構的毒藥,而是帶給現代化社會結構下組成份子一個另類思考-- -- 除了金錢遊戲規則之外,我們還聖下甚麼?直接回答的答案就是,農業滋養了子民、農業保存了以地力、農業是一國產業之本農業,如果只是農業的戰略角度視之,終究無法引起共鳴,農業永遠只是一國產業政策的邊陲。

農業,必須走向「不只是農業」的框架,讓每一位子民認真思考農業之於他們自身的重要性(從最基本的熱量供應到口腹之慾),擺脫「農業框架」的束縛,這一天的到來才是臺灣農業重新站上起跑點的一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