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洋溢盛唐風采的奈良東大寺大佛

大佛開眼是天平文化的盛事,也是奈良時代最值得一提的大事。這座大佛的造型,跟早先的佛像已經有了不同的改變,原先比較印度風、瘦長臉的奈良佛像藝術,從這座大佛開始,變成了方面大耳的唐風佛像,顯見當時盛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李拓梓

發願在東大寺建造大佛的聖武天皇,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所處的奈良時代,朝廷的權力鬥爭非常激烈,皇室兄弟叔姪之間經常武力相向,衝突不斷,聖武天皇自己,就是以落實律令制度得名的貴族藤原不比等為首的藤原一族,在透過聯姻、鬥爭,甚至修改皇位繼承順序,導致子傳母這等怪事等等機關算盡之後,終於得以繼承的天皇。

奈良東大寺。(圖:作者提供)

不過不比等死後,藤原一族似乎覺得,光是讓聖武天皇繼承還不夠,應該要做些其他的安排,讓朝廷權力更偏向藤原這邊。他們出的第一招,就是讓不比等的女兒光明子,嫁給聖武天皇。其實,聖武天皇的媽媽宮子皇后,是不比等的另外一位女兒,現在又娶了媽媽的妹妹來當太太,看在藤原家眼裡,就算是親上加親,對於權力鞏固應該有很大的幫助。光明子很快就幫聖武生下一個兒子,可惜體弱多病,很早就過世了。當聖武天皇的其他妃子陸續生了男孩,藤原家又開始緊張,於是想辦法要把光明子扶上正宮寶位,這樣未來生了新的孩子,就可以扶正為太子,來確保藤原家權力的存續。

不過,這件事引起朝中很大的衝突,以皇后不能從皇族中選擇為由,反對這件事情最力的,是不比等的政敵,也是聖武天皇的堂兄弟長屋王。他在不比等死後,掌握了國家最大的權力。藤原不比等的四個兒子為了剷除長屋王,捏造了長屋王企圖謀反的藉口,發兵包圍他的宅邸,逼迫長屋王自殺。可是事情卻變得很靈異,不比等的四個兒子忽然接連過世,讓藤原家大大的衰落。同時,光明皇后也經常做著被長屋王夫妻糾纏的惡夢,讓她的精神有點衰弱。

為了幫父兄超渡,讓心靈平靜,光明皇后發願抄經,現在東京博物館內還有展出她所抄錄的「雜阿含經」寫本(前陣子也有來故宮南院展出),字跡娟秀,頗有當時流行的王羲之風。不僅如此,光明皇后還發願在被視為藤原家家廟的興福寺西金堂成立官營造佛所來建造佛像,現在被認證國寶的阿修羅像,就是當時的產物。這對夫婦不僅虔誠信佛,為了改變環境,聖武天皇任內遷都四次,合理的懷疑,聖武夫婦是為了躲避怨靈的騷擾、離開這些狗屁倒灶往事,所以才成為最愛遷都的天皇。

東京博物館內展出的光明皇后「雜阿含經」寫本。(國立東京博物館。)http://www.tnm.jp/modules/

儘管常為怨靈所困,但聖武天皇並不是一位昏庸的皇帝。在他逐漸掌握權力後,他也開始覺得外戚藤原家的人礙手礙腳,當時掌握朝政的大臣叫做橘諸兄,為了改善朝廷的財政,他推動了許多改革,也重新派遣遣唐使。此外,橘諸兄跟聖武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於是他們重用僧侶玄昉,以及吉備真備這兩位有遣唐經驗的重臣,整頓已經崩壞的國家律令制度。 因為權力旁落而逐漸沒落的藤原家遺族,心裡自然不太舒服。740年,藤原家的後代藤原廣嗣因為遭到貶職,在九州的太宰府舉兵,要求聖武將當時掌握權力的吉備真備和玄昉流放,但是廣嗣的叛變並沒有成功,他本人也兵敗被殺。但這場叛變,讓留著藤原家血液的聖武天皇夫婦,對藤原家的感情變得很尷尬。

聖武的遷都之旅在藤原廣嗣之亂後,最終還是回到了平成京。這時的聖武天皇,已經掌握了全部的權力,作為虔誠的佛教徒,聖武做了兩件事。第一,他發佈了「國分寺建立之詔」,要求全國各地建造國分寺、國分尼寺,並分列等級,讓日本在他的領導下,成為佛教國家。第二,他曾發願建造的大佛,終於因為下了「大佛造立之詔」而要開始動工,被認為是「總國分寺」的奈良東大寺建立,就是這時的產物。有人認為聖武的做法是因為虔誠,但某種程度來說,建造大佛,也不無鎮壓怨靈,終結過去一切倒楣事的心態在。

不過要建造大佛並不容易,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錢跟人。

經過連年的鬥爭跟征戰,朝廷的財政其實捉襟見肘,聖武於是將腦筋動到民間來。原先為了增加農民重新回到土地種做的意願,他已經頒布過「三世一身法」,規定只要新開墾的土地,開墾者可以擁有三代的耕作權,希望藉此鼓勵開墾。而現在,為了建大佛,聖武天皇更進一步頒布「墾田永年私財法」,讓新開墾的土地都列為私有地,讓更多的新地開墾為朝廷帶來新的稅賦來源。至此,「大化革新」以來建立的公地公有律令,已經被聖武天皇徹底推翻了。

東大寺內的盧舎那佛像。(圖:作者提供)

但是除了有了錢,建造大佛還需要人。在聖武天皇之前,佛教是官方宗教,和尚出家必須經過官方同意,佛法必須要透過官方承認的寺院來弘揚。沒有出家許可、沒有寺院的僧侶,被稱作「私度僧」,是不被國家的僧尼令所允准的,朝廷也曾經因為私度僧過多,而採取打壓的措施。但奈良佛教非常偏重學術、法理,寺院裡面的研究,一般民眾根本不懂,又因為政治不穩定,能夠講人話弘法,又能夠組織社會服務,協助醫療、慈善工作的私度僧在民間受到很大的歡迎。當時最有名的私度僧,叫做「行基」,非常受到民眾支持。 聖武天皇為了蓋大佛,決心拉攏行基,他一改過去打壓私度僧的做法,承認私度僧對佛法弘揚的貢獻,行基也因此被封為官方承認最高地位的和尚「大僧正」,由他帶領弟子民眾,來主導東大寺大佛的肇建。行基的身份因此從私度僧轉為官方承認的佛教領袖。今天從近鐵奈良站出來,商店街口就站著行基的雕像,奈良人約會很喜歡在這裡見面,算是最顯著的地標。

752年,大佛終於建成,開眼供養的典禮上,已經將皇位傳給女兒孝謙天皇的聖武跟光明皇太后夫妻,就坐在下面見證這個新時代的到來,大佛開眼是天平文化的盛事,也是奈良時代最值得一提的大事。這座大佛的造型,跟早先的佛像已經有了不同的改變,原先比較印度風、瘦長臉的奈良佛像藝術,從這座大佛開始,變成了方面大耳的唐風佛像,顯見當時盛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今日奈良被認為是最有唐風的城市,此時便是唐文化東渡的開端。不過當時的大佛還沒有遮風避雨的大佛殿,現在所看見的世界最大木造建築大佛殿的建立,還要晚一段時間才完成。

東大寺內木造僧形八幡神坐像。(http://narabungei.blog4.fc2.com/blog-entry-76.html)

回到平安京一直到駕崩這段期間,也是聖武天皇任內政治最為穩定、文化發展最好的時代。這個一切以盛唐風采為仿效對象的文化,被稱為「天平文化」,不僅僅是唐國傳入的三彩陶廣受歡迎,東大寺內擴建出來的法華堂、轉害門,專門收藏當時頂尖工藝文化寶物的正倉院,也都是當時貴族文化的代表。除此之外,現在還吃得到頗有古味的葛切、素麵、蕨餅、煎茶,也都是當時東傳的唐風食物,許多學者都認為,京都的平安京比較接近宋風,而奈良的平城京,則比較接近唐風,顯見奈良文化受唐國影響之深。

不過,公地公有制的崩潰,私有財產的興起,也開始出現了弊端。擁有實力且備受皇室喜愛的佛寺和貴族,開始爭取不用繳稅的權利。問題是有能力大規模開發新土地的,正是寺廟本身。是以這些透過圈地而來的「莊園」,讓佛寺的實力越來越雄厚,也讓平城京的大和王朝,不僅是支持佛教的政權,更是一個由佛教來主導的政權,現在的東大寺八幡殿,也還有將神道教的八幡神化為僧型的造像。僧侶過度介入政治的後果,也讓繼承聖武天皇位子的女帝孝謙天皇,必須要面對官僚和僧侶之間的對抗。虔誠的佛教徒聖武天皇,也因為佛法之故,為後來的日本政治埋下了一顆地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