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郭老師的跑步教室》用圖表回顧 2016 台灣路跑賽事

回顧 2016 台灣路跑賽事,路跑已然成為台灣全民運動的最大項目,2016年共計有703場,比起2015年還多了約70場,前年雖有發現路跑熱潮消退現象,但是也發現許多人已養成跑步的習慣,因此去年路跑人口的增加,大概也反應了路跑新血加入,補足了路跑退燒的缺口。

郭豐州/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秘書長

在台灣,路跑仍然是全民運動的最大項目,因為報名受理單位分散,無法正確統計,不過推估全年參賽人次近百萬,跑者人數約40萬之譜。(資料照,台灣精品提供)

2016年台灣路跑賽事統計有703場,比起2015年632場還多了約70場,資料顯示每年場次似乎穩定下來了,前年就有發現路跑參賽熱潮有消退現象,但是也發現許多人已經養成跑步的習慣。去年一整年我在一些路線上練習時,觀察路跑的人口是增加的,大概這些新加入者補足了路跑者發燒友退燒的缺口吧。

這些賽事裡為數最多的還是5公里10公里的短距離賽事,大概印證了初路跑者人數是增加的說法。

2015年統計上就發現超馬場次高於全馬,2016年亦然,不過我們仔細分析賽事性質之後,發現其實其中多數是「自助超馬賽」,高達124場,這種較低報名費,自備補給的賽事,因為舉辦較容易,在重度跑者圈形成風潮,真正的超馬賽只有50場,其中IAU正規賽事只有10場,顯示多數主辦者心態還是關起門來自己玩,不覺得有跟國際接軌的必要,跑者對於成績記錄也不怎麼重視,對於賽事唯有經過有證照的丈量員測量過(而且丈量證書有效期只有五年),成績證明才有效力這回事也不甚瞭解,這是較為可惜的,環視周遭國家日本、韓國、中國、馬來西亞多數主辦賽事都知道要申請IAU賽事標籤,與國際接軌的。

(作者製表)

(作者製表)

從月份統計上看,789三個月氣溫高達三十幾度,除非是極限挑戰賽,否則這麼惡劣天候條件下並不應該舉辦比賽,可是我們這三個月還是有一百多場賽事。跑步時體內溫度就很高,當環境溫度濕度高時就無法散熱,熱昏迷和中暑機會大增,主辦者其實冒了很大的風險,我們都不喜歡政府插手管制路跑賽,因此主辦者最好自律,否則出事之後不僅難收拾,政府管制的力道一定會增強。體育署頒佈的「路跑活動參與者安全維護及權益保障應注意事項」中,有「熱中暑危險係數【公式=室外溫度 (℃)+室外相對濕度 (%)×0.1】 大於三十五者,主辦單位宜設置冷水槽,協助參與者降溫;熱中暑危險係數大於四十者,主辦單位宜考慮停止活動,以避免參與者中暑」條文,雖然沒有強制性,但是法律專家說主辦單位如果在熱中暑危險係數大於四十的天候下,仍執意舉辦賽事,然後發生中暑致命,在對簿公堂時,主辦單位是很難免除法律責任的(即便報名者都簽署了免責同意書)。

(作者製表)

就縣市分布來看,一如以往,五都舉辦的場次還是高於其他地方,新竹苗栗的賽事多數是自助超馬賽,比較特殊的是桃園市,雖然鄰近台北都會區,但是賽事場次只有21場,今年機場捷運線通車,交通更便利,也許場次會增加。台北市體育局提高了舉辦路跑賽的門檻,要在賽事舉行的半年前就申請,審批的條件也跟著提高,全年只有77場路跑賽,顯現了抑制路跑賽場次效果。

(作者製表)

整體來說,在台灣,路跑仍然是全民運動的最大項目,因為報名受理單位分散,無法正確統計,不過推估全年參賽人次近百萬,跑者人數約40萬之譜,現在跑步裝備昂貴,一雙跑鞋、夏冬各一套跑步服,加起來就破萬,跑步者為運動產業帶來的經濟價值絕對超過50億,如果還加上參賽、交通、在地消費、智慧型運動手錶、運動手環等等加起來,說數字上百億,大家應會同意,想不到咱們單純的跑跑步、流流汗,還能對台灣經濟做出重大的貢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