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天皇不在的京都御所

當時日本雖然已經維新,但一般鄉村依然很迷信、落後,因此天皇的行幸,在地方官員可動員的區域,也蔚為風潮,百姓看見天皇莫不膜拜,將天皇腳踩的泥土收集起來治病、將天皇御用過的設備保存下來亦有之,這些都是明治政府將天皇跟神道信仰結合的證據。

李拓梓

京都既稱為京,也就是統治權力的中心,其核心自然就是京都御所。

在西元794年這個被稱作「平安京」的都城被確立之前,天皇所居之處經常變動,如果以一般認為日本成為一個有整體性的「律令國家」開始,從694年定都位在今天奈良橿原市附近的藤原京起,一百年內一共遷都七次,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被定都兩次:現在奈良市近鐵新大宮站附近的「平城京」,以及最後終於安定下來的京都「平安京」。

一直遷都的原因很多,比如從「藤原京」遷到「平城京」,是因為涉及對朝鮮作戰指揮這類統治者實際需求外,也經常和各種宮廷恩怨有關。

781年桓武天皇繼位,他是天智天皇系統,跟過去執政一百多年的天武天皇系統水火不容,因此一直偷偷在安排遷都事宜,希望離開天武系統宮廷的掣肘。不過,在遷都到位於現在日向、大山崎一帶的「長岡京」之後,卻怪事連連,不僅宮中女眷接連死亡,民間也飽受天花、洪水所害,社會相當不安。

皇居,京都寓所。(圖:作者提供)

桓武天皇認為這是因為被他謀害的早良親王怨靈作祟,於是決定在794年再一次遷都到「平安京」,其權力的中心「大內裏」,地點大約在今天京都二条城附近。這一次遷都,終於讓天皇的居所安定下來。從此,即使經歷過不少戰火,京都御所的位置也有過遷移,但是日本就沒有再遷都過。 再一次出現「遷都」之說,時間已經到了1868年,也就是明治維新的第二年。

當時的朝中重臣大久保利通提出了《大阪遷都建白書》,建議天皇離開陳腐的京都,「廣闊洞察宇內之大勢,一新數百年來一塊因襲之腐臭」,遷都到氣象一新的商業之都大阪。大久保的建議其實已經跟很多人討論過,從他的日記當中,可以看見他已經跟長州藩的廣澤真臣、宮中的岩倉具視、三條實美,還有土佐出身的後藤象二郎都談過。不過遷離定都一千多年的京都,畢竟茲事體大,也引起諸侯、大臣的討論,反對最力的是當時對薩長軍堅持武力討幕不滿的松平慶永,因為他的力量很大,最後大久保的提議只好被擱置,大久保還失望地在日記當中寫下「眾議不決」的抱怨。

大久保和維新諸臣支持遷都,其實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希望天皇離開保守的宮廷。

桓武天皇。(圖:網路)

在維新之初,進入朝廷的為新官僚們旋即發現,阻擋革新最力的,其實就是天皇宮內的女官,跟不能接受時代改變的保守公卿。天皇處理國政時固然是跟大臣們一起,但回到宮內,身邊又隨即圍繞反改革的保守人士,經常向天皇進言反對改革主張,讓維新官僚們感到芒刺在背、非常不滿。於是,他們開始要求天皇離開後宮,到前面的表御座所、御學問所居住跟辦公。同時,新政府也開始改革宮廷政務,用天皇成天跟女官一起,造成個性軟弱等藉口,把女官免職,趕出後宮,當時負責的官員還寫下此舉是「剷除百年之害」。不過把責任賴給女人實在也沒什麼道理,天皇如果體弱蠢笨,最大的問題還是因為體力、學識跟氣量都不夠。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維新官員們開始將各藩備受尊敬的藩士送進宮中,擔任天皇的侍從,跟天皇一起習武、傳授天皇新的知識,讓宮內的文化得以徹底扭轉。同時,維新官僚推翻幕府的重要理由,便是因為主張尊王,因此他們也利用當時的民氣,將天皇和神道信仰結合,把「萬世一系」等理念摻入各種政府的文告跟行動,讓日本作為單一民族國家的理念被呈現,天皇於是成為所有國民不可動搖的神。同時,跟神道衝突的基督教信仰、佛教信仰,開始遭到政府的打壓。這樣的信仰環境,也是後來讓日本走向侵略戰爭的元兇之一,不過這是後話了。

維新官僚利用當時的民氣,將天皇和神道信仰結合,把「萬世一系」等理念摻入各種政府的文告跟行動,讓日本作為單一民族國家的理念被呈現,天皇於是成為所有國民不可動搖的神。(神武天皇版畫,月岡芳年作,維基共享)

大久保的《大阪遷都建白書》,就是這樣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雖然眾議不決,導致遷都不成,但他亟欲除之後快的宮內陳腐文化,卻已經逐步改正。同時,維新官僚也開始規劃要讓天皇離開京都,到各地行幸。於是天皇先去了大阪,然後依照東海道地區的戰亂平定時間,官僚們開始規劃讓天皇向東走。

天皇行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創造維新政府「一君萬民」的形象,讓過去跟民眾距離遙遠的天皇被看見,像過去的領主那樣,讓大家感受到將人民從幕府統治的混亂跟痛苦中解放出來,是天皇的恩澤。當時日本雖然已經維新,但一般鄉村依然很迷信、落後,別說是天皇,一般百姓連外國人都沒看過,因此天皇的行幸,在地方官員可動員的區域,也蔚為風潮,百姓看見天皇莫不膜拜,將天皇腳踩的泥土收集起來治病、將天皇御用過的設備保存下來亦有之,這些都是明治政府將天皇跟神道信仰結合的證據。

天皇行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創造維新政府「一君萬民」的形象,讓過去跟民眾距離遙遠的天皇被看見。圖為明治天皇東京行幸。(圖:維基共享)

隨著東海道戰事逐漸平定,江戶無血開城。遷都江戶的說法開始取代大阪,提倡最力的就是後來被稱作「日本郵便之父」的前島密。

前島的說法跟大久保之說一樣,引起很多討論。論者認為,德川家既然已經辭官納地,幕府所在的江戶,當然最需要有關鍵的安定力量進駐,而具有神一般身份的天皇,無疑是最佳人選。 這個說法顯然給了為新官僚理由,於是他們繼續以循序漸進的行幸之名,先將江戶改名為「東京」,第一次行幸時因為東北、北海道尚未平定,所以反對派以安全為理由,先讓天皇「還幸」京都。

但到了1869年箱館戰爭結束,全國戰事平定,天皇遂第二次行幸東京,並在過去德川將軍的居所中住了下來。 於是,儘管公議至今仍然遲遲未決,但皇室在東京這一行幸,就住到了今天。不過也因為天皇從來沒有下詔遷都,因此,直到現在還是有京都人認為,日本的首都是京都,天皇只是暫時到東京行幸而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