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川普當選與台灣農業

在美國決定退出TPP之後,正是可以暫時拋開全球貿易枷鎖的絕佳時機,進行台灣社會與農村的對話,站在國家農糧安全自主的國安層面,重新歸零思考檢視,站在轉型升級十字路後的台灣農業,到底是該繼續追尋自由主義經濟法則,還是認清自我體質回到以小農為依歸的政策主張。

焦鈞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率先對「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開炮,表明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退出TPP。

日本安倍政府藉加入TPP改變日本農業的做法,對台灣農業有很強的啟發性,但後續美國築起貿易保護主義高牆、美日安保同盟的續存,一連串蝴蝶效應,對處於重要轉型階段的台灣農業會造成甚麼衝擊、是否連帶影響新南向政策,不得不審慎面對。

川普當選的不確定性,隨著他的人事布局與政策發言,愈來愈清晰;加上甫結束的祕魯APEC會議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全球貿易戰略格局的發言,大力推展一帶一路、亞投行、RCEP、甚至FTAAP,無非就是對著TPP而來。對台灣當下的挑戰是,這些由中國發起的雙邊或多邊經貿組織,台灣迄今仍無緣加入;原本寄希望能加入由美、日主導的TPP,避開中國在亞太區域的強勢磁吸,在川普當選之後,顯然得重新歸零思考台灣未來經貿戰略布局與方向。

聚焦回農業課題上,從日本安倍政府力主加入TPP開始,日本農民團隊的抗爭就一日沒有停過;面對市場高開放規格的TPP,在十二個發起國達成協議簽署過程中,可以看得到日本政府在保護其農業「五大聖域」努力。面對日本加入TPP對其本國農業的衝擊,安倍經濟學三支箭套用在市場開放的策略因應,就是「農業走出去」的策略;深究其戰略模式,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日本政府為維護國家農糧安全所展開的全球海外生產基地布局開始,就已為安倍的農業戰略奠下基礎。地狹人稠的日本,發展出「強勢農業」將日本農產品帶入國際,是農民、農民團體、民間企業與政府的四方努力所促成。

從日本安倍政府力主加入TPP開始,日本農民團隊的抗爭就一日沒有停過;面對市場高開放規格的TPP,在十二個發起國達成協議簽署過程中,可以看得到日本政府在保護其農業「五大聖域」努力。(Bloomberg)從日本安倍政府力主加入TPP開始,日本農民團隊的抗爭就一日沒有停過;面對市場高開放規格的TPP,在十二個發起國達成協議簽署過程中,可以看得到日本政府在保護其農業「五大聖域」努力。(Bloomberg)

台灣在這一波後全球化的浪潮中,既要面對中國強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也得同時找出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分散策略,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仍屬弱勢產業的農業,原本有機會在面對TPP的加入,使之成為一個外部壓力與刺激,迫使內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讓農業在這樣一個結構變革下進行體質換血。如今,美國選出了一個崇尚保護主義的總統,這樣的全球經貿布局勢必得被迫打掉重練。

於是,關心農業者可以回到一個最原始點,也是農業問題的根本:農糧自主與安全。

即使TPP由日本接手,但在少了美國加入的TPP也大幅變味的情況下,加上中國主導的RECP或是FTAAP,也非短期可達成協議與共識,在國際經貿情勢混沌不明之際,正是整軍練兵調整體質的大好時機:解編休耕地,窮盡一切手段鼓勵青年返鄉耕作,作為農業改變的火車頭。

從提升農糧自給率開始,縱向向上,必須搭配農業技術改良,向下,則有產銷通路結構的改造;橫向結構,重新思考國土規劃,並把農業從一級產業向外擴延,分散都市人口過度集中壓力。這些都需要更長遠的戰略眼光與布局,也需要時間的積累方致成效。畢竟,農業生產結構與工業產品不同,農業先天上就是一個生產條件被限制的產業,必須要有更多的計畫性生產思維的導入,不能單純套用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模型。這也是呼應並回歸,農業本質問題在於國家安全的糧食自主層面。

台灣農業當前的問題,是農村缺工的問題,但往深層結構看,農業問題卻是收入偏低的現實問題。

在美國決定退出TPP之後,正是可以暫時拋開全球貿易枷鎖的絕佳時機,進行台灣社會與農村的對話,站在國家農糧安全自主的國安層面,重新歸零思考檢視,站在轉型升級十字路後的台灣農業,到底是該繼續追尋自由主義經濟法則,還是認清自我體質回到以小農為依歸的政策主張。

更進一步研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風暴,不僅僅只是在多邊貿易組織上的衝擊,對台灣而言還有更嚴肅的新南向政策問題。

地狹人稠的日本,發展出「強勢農業」將日本農產品帶入國際,是農民、農民團體、民間企業與政府的四方努力所促成。(REUTERS)地狹人稠的日本,發展出「強勢農業」將日本農產品帶入國際,是農民、農民團體、民間企業與政府的四方努力所促成。(REUTERS)

新南向政策絕對是搭配「美日同盟」併行。問題是,川普政府未來的亞太安全戰略,雖不致有太大偏差背離美國國家利益,但商人主義的川普,勢必會在美日同盟這樣一個戰略概念上微調。而美國所築起的保護主義海嘯,也一定會波擊太平洋西岸,特別是過去所建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台灣不可能單單仰賴美日同盟這樣單一戰略觀。而新南向政策,在缺乏美日同盟的羽翼支撐下,也得重新思考戰略作法的調整因應。

特別是新南向政策中特別重要的農業戰略輸出,在川普主義滲透到亞洲之前,台灣農業面向東南亞還可以產生一個與中國、日本、當地的四邊微妙競合關係;一旦這個平衡點因為美國亞太戰略調整之後,會如何傾斜、又會如何重新取得平衡,這些都不只是從貿易數字上去微調可以做到的,必須有更大的戰略制高點去看清未來的新南向,已經與過去所規劃的格局大為不同。

檢視自身農業競爭力,才是最佳的戰略制高點

不容迴避的是,新南向政策的農業列車已經啟動,各界也都高度關注農業國家對未來的表現。在國家資源為挹注的大前提下,已經盤整出過去農業所面臨的產業困境;在問題點已經清楚的情況下,往下要面對的是,就是商業獲利模式與政府照顧農民的槓桿中,取得平衡。

亞熱帶寶島台灣的農業優勢,並未完全喪失;雖然東南亞國家已大幅邁進,中國也急起直追,但作為歐、美、日等國與東南亞國家,甚至中國市場之間的重要介面,台灣所擁有的不僅僅是地理優勢,更應發揮產業鏈的整合,將散落在台灣各個角落的農業領先技術,透過產、官、學包裹成一個複合體,藉農業國家隊的政策平台功能,先穩住國內農產品市場的產銷秩序、穩定供應、技術提升等,回到競爭力本位思考,同步思考供應端與消費端的併進,方能面對接下來充滿變數又錯縱複雜的國際與亞太經貿情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