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比扯鈴還扯的提案」談台灣文化認同

◎魏霖敦

近日民進黨立委劉世芳委員在僑委會審預算時,表示「扯鈴是中國文化」並提案減列八十萬元。立法委員會有如此發言,足見文化本質與台灣認同意識仍舊缺乏於當下台灣的社會上。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批劉世芳發言「比扯鈴還扯」。(資料照,記者呂伊萱攝)

首先,關於文化。文化與血統一樣沒有絕對的「純」,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族群的文化都是兩個以上的不同文化交流之後所產生的。比如說,中東人吃的沙威瑪,其實是源自於突厥人的烤肉;美國文化代表之一的冰淇淋,其甜筒靈感乃源自於中東小吃炸拉比亞(Zalabia);而日本傳統文化亦包含許多源自於或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事物,包括了被稱之為民族服的和服,亦是受到唐朝漢服影響下之產物;就連——如果照著劉委員這種排他性文化的邏輯,恐怕日本人不能寫書法(中國)、台灣人不能打棒球(美國)、英國人也不能喝茶(印度)了。

台灣是一個民族熔爐,台灣文化包括了原住民的文化(台語「牽手」源自平埔族語、地基主信仰亦被認為與原住民信仰有關)、早期閩南與客家移民帶來的文化(如源自閩南地區的布袋戲與客家文化的米篩目),以及歷史上後來各個殖民者所帶來的文化,這些不同的文化交織起來的,就是我們台灣人充滿多元性的台灣文化。

很可惜,大多數台灣人對於這點認知非常淺,恐怕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中國化既去台灣教育和風氣之影響,使得我們對於台灣認同與文化自尊仍有欠缺,也因此才會有不少人把任何具有中國起源的文化視為「中國文化」,完全忽略了這些源自中國的文化有台灣特色。比如說,同樣是祭祖,中國人的神明牌位跟祖先牌位通常是1:1,而台灣人的比例則是3:1。

此外,請容筆者在此發個牢騷:如果「扯鈴」被視為統戰,那麼近十幾年來國民黨政府積極在英文地名上去除既有的威妥瑪拼音,換成與中國一樣的漢語拼音,為何民進黨寧可以「統戰」之名在僑委會的預算上錙銖必較,卻不願意把漢語拼音改回原本的威妥瑪拼音?

即使民進黨現在已經執政並為國會最大黨,台灣國內的媒體環境依然不利於民進黨,因為多數媒體仍舊是親國民黨甚至是中國政權的,隨時都在等著抓民進黨的小尾巴與不當發言。為了能夠與之對抗,本人誠心建議民進黨能夠更精進、提升整體素質,如此一來,「退」可於媒體斷章取義時以理搏之,「進」可於各項大小議題上為台灣的權益捍衛與奮戰。

(商人)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