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一戰之前:英國維護西亞國家「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政策

強權將外交策略說得多麼天花亂墜、目的與理想多麼崇高遠大,但歷史只證明了這一切都只是與既得利益的維護有關,毫無任何道德意涵。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在英國對鄂圖曼與伊朗的外交檔中,約自19世紀開始,就時常出現「維護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字眼,這與英國對俄國在廣泛的中西亞「大博弈」有很大的關係。俄國的勢力不斷從黑海、裏海、高加索、中亞等地區南下,危及英國在波斯灣與印度建立的政治與經濟優勢。英國主張要維護鄂圖曼與伊朗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便是有意將這兩個國家作為阻擋俄國南下的緩衝國,因此,鄂圖曼與伊朗都不能太過於衰弱。所幸俄國也不希望與英國直接衝突,在某些情況之下也能接受英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原則。

不過,近現代鄂圖曼的局勢頗為複雜,特別是在巴爾幹半島與黑海地區,因為牽涉到諸多歐洲國家的利益而引起多次戰爭與戰後進行交涉。1821年,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尋求獨立、脫離鄂圖曼,俄國舉雙手贊成,因為一旦支持希臘獨立,鄂圖曼就形同在巴爾幹失去優勢,俄國便有機會主導巴爾幹。英國不願意希臘獨立讓俄國稱心如意,遂成為協助鄂圖曼的有力後盾。儘管希臘在1829年仍是獨立了,但在諸多交涉中仍然沒有讓俄國勢力順利進入巴爾幹。另外,俄國想要跨越黑海地區進入地中海,卻始終受阻於英國的軍事與外交壓力。

希臘在1829年仍是獨立了,但在諸多交涉中仍然沒有讓俄國勢力順利進入巴爾幹。圖為希臘獨立戰爭。(維基共享)

1833年俄國取得鄂圖曼的承諾,封鎖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與達達尼爾海峽),俄國則會保護鄂圖曼不受外力侵犯。英國在1841年尋求歐洲國家合作,一同對俄國施壓,最後鄂圖曼仍保有管轄黑海海峽的權利,而且外國軍艦不可在兩海峽通行。1853到1856年,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英法兩國與俄國交戰,將俄國逼退到克里米亞以北,而鄂圖曼仍然保有黑海地區。

由此可見,英俄兩國對於鄂圖曼的立場有相當大的矛盾。

俄國希望以策略讓鄂圖曼崩潰,而英國就扮演「維護鄂圖曼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角色,一再藉由外交與軍事的途徑來對抗俄國對鄂圖曼造成的侵犯。然而,維持鄂圖曼「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也只是為了保障英國利益的理(ㄐ一ㄝ、)由(ㄎㄡˇ),最終目的仍然是針對俄國。

儘管如此,俄國仍然想要突破黑海海峽、擾亂巴爾幹半島,鄂圖曼也強硬表態拒絕強權干涉其主權與領土,遂導致了1878年戰爭。俄國勝出之後,英國在意識到終究無法穩住鄂圖曼的獨立自主時,為了保障自己在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的利益,於1882年佔領了當時在鄂圖曼領土內的埃及。

「維護鄂圖曼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只是個口頭原則,當鄂圖曼的主權與領土的變化不再掌控在英國手中時,這項原則就不復存在了。

1853到1856年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英法兩國與俄國交戰,將俄國逼退到克里米亞以北,而鄂圖曼仍然保有黑海地區。(維基共享)

而英國在伊朗也是一樣。

19世紀以來的伊朗中央政府一直存在難以統領地方部落的難題。一世紀過去後,伊朗政府在1905年面臨了龐大的改革壓力,反政府人士要求制訂西式憲法以限制王權,避免國王濫權或是用以彌補國王能力不足的問題。而英國在1901年才取得伊朗首相同意在伊朗境內開採石油的權利,英國人擔心若此際伊朗中央政府崩潰,往後的石油開採會因此窒礙難行,並導致英國在伊朗境內的利益受損。於是,英國外交人員開始致力於與地方部落交涉,特別是擁有龐大石油儲藏量的巴賀提亞里部落區(Bakhtiyari territory)。

1905年年底一份《巴賀提亞里協議》(Bakhtiyari Agreement)簽署完成,英國人得以在該地區鑿井、部落可獲取石油買賣的利潤,另外還有一間巴賀提亞里石油公司成立。伊朗中央政府隨後對英國駐伊朗公使提出嚴正抗議,不承認《巴賀提亞里協議》的效力,但很顯然英國政府並不同意,而巴賀提亞里部落也未將伊朗中央政府的抗議放在眼裡。

同樣也是為了石油,「英國與波斯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 APOC)在1909年4月成立之際,正值伊朗國王遭到反對勢力推翻。是年7月17日,伊朗國王遭到罷黜,而就在前一天,英波石油公司與伊朗西南方靠近波斯灣的穆哈梅拉(Mohammerah)酋長簽署協議,石油公司可在當地鋪設油管,並在鄰近的阿巴丹島(Abadan Island)興建煉油廠,其利潤為酋長及其後代皆可享有。

「英國與波斯石油公司」在伊朗國王遭到罷黜前一天,與伊朗西南方靠近波斯灣的穆哈梅拉酋長簽署協議,石油公司可在當地鋪設油管。(http://www.alamy.com/)

英國此舉代表英波石油公司因為擔心伊朗國王垮台,所以早已準備與地方酋長先行簽署協議,以保障往後公司的石油工程與運作。儘管伊朗新政府同樣也對英國公使提出抗議,也要求酋長交出該份協議。但是英國公使只試圖協調伊朗政府與部落的衝突,該份協議在當時並沒有撤銷。英國人為了伊朗石油,其實一點兒也不在意伊朗中央政府的權威,伊朗政府再怎麼想要強調主權、想維護領土,英國全然不當一回事。

一戰爆發後,英國在鄂圖曼境內交戰,同樣也不顧伊朗的中立身份,為了戰爭利益,再次視這兩個西亞國家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如糞土。形勢比人強,鄂圖曼與伊朗就算外交策略上沒有錯誤、態度強硬,只要損及英國利益,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就會被迫犧牲。

強權將外交策略說得多麼天花亂墜、目的與理想多麼崇高遠大,但歷史只證明了這一切都只是與既得利益的維護有關,毫無任何道德意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