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限時批》彭淮南的弦外之音

◎宋娣

彭淮南的中央銀行總裁任期,本來就是2018年二月屆滿(前後達20年),但他卻提前十六個月拋出震撼彈,又一再強調,自己不便代表總統、行政院長發表談話,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自己不會留任,「這不只是我最後一個公職,也是我最後一個任期。」益發引起關注。是否又是婉拒「閣揆」的表態,或是「保位戰」?或是欲迎還拒等等,外界議論紛紛。

「央行總裁是我最後公職」這句話,政壇太熟悉了,因為彭淮南前前後後確實婉拒了至少十次,接任閣揆、副總統候選人,甚至總統候選人的徵詢。

簡言之,他是屬於大A咖(院長級)的政治人物,亦並非止於財金「權威」範疇(擁有全球首位「13A」殊榮的央行總裁),所以言行舉措,皆備受矚目。

彭淮南的央行總裁任期,2018年二月屆滿,但卻提前十六個月拋出震撼彈。(記者王藝菘攝)

光是前一陣子的兆豐案,鬧得沸沸揚揚,媒體猶直指,發生在2004年到2015年間,當時兆豐金副總經理兼紐約分行經理鄭智文,為彭淮南「連襟」,2011年他被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調回台灣,擔任外匯經紀公司的董事長云云,使彭很受傷。好在九月六日立即鄭重澄清:「鄭智文早於1971年考進當時的中國銀行,即後來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目前的兆豐銀行服務,據悉他早於2011年5月已調回台北服務」,並強調鄭智文並非彭淮南的連襟,只是遠親」。總算消除社會的一些疑慮。

然則,在這段期間,究竟發生什麼事,逼得彭必須提前強調:「這不只是我最後一個公職,也是我最後一個任期。」箇中的意涵,自予人玩味。換言之,當林內閣施政民調低迷未見起色之際,就有人舊事重提,何妨讓彭發揮財金長才,以穩住經濟情勢,及穩定內政(彭曾在近日提議擴大內需,和加強基礎建設等),自也有機會讓綠營中人接掌央行(例如央行前副總裁陳師孟、獨派大老辜寬敏之子、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辜朝明、與綠營財經大老陳博志等,甚至林全,至於彭的子弟兵楊金龍接替的可能性不高)。

彭淮南固有「自知之明」,但台灣政經主客觀情勢的丕變,有時恐亦由不得自己,畢竟目前內閣情況很糟,當局不能不有通權達變的考量,況且呼聲高的陳菊或賴清德,有任期問題(必須延至明年才能出相入閣)。就像早年的李國鼎和孫運璿誰接任閣揆,層峰自有國內外種切的考量,並非李國鼎就不如孫運璿。

再者,彭夙有大臣之風,堪擔艱巨重任,例如1997年11月22日,彭淮南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前身)董事長身分出席APEC溫哥華年會的企業領袖高峰會(CEO Summit)時,當場駁斥香港特首董建華的:「香港推動的一國兩制若能成功,將是台灣的好榜樣。」強調「台灣與香港是不一樣的」贏得一片好評。

又如,2005年3月,彭淮南提出柳樹理論:匯率需具有彈性,始能化解外來衝擊,正如同柔軟的柳樹面臨狂風不會折斷。匯率如固定不變,易受投機客攻擊,會引發危機。並檢討維持外匯市場秩序,建立大額交易即時通報制度,鼓勵我國廠商平時即應作好匯率避險,敦促外資匯入資金應與申報目的相符。

另2015年5月27日,會晤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時直接抗議:「你的QE(量化寬鬆)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suffer)。」並遞上2014年應之邀撰寫的文章,要柏南克「給點評論」。他在該文寫著,先進國家不斷輸出貨幣,未必有利全球經濟,反而干擾全球金融市場穩定;透過貨幣政策刺激股市,也無法達到提振經濟效果,最佳的方式仍該是從基本面著手。

諸此種切,顯然彭是新閣揆的人選之一,但面臨諸多政治壓力(藍營立委似多予肯定,綠營反有雜音),他也不能不適切嚴正表態「婉拒」。然此事並未因此結束,反而要視小英當局的意志如何而定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