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有機農產品的共同運銷模式

有機農業的推動是一條漫長道路,台灣也有「有機無毒島」的倡議,但終究與理想與現實之間,仍須回到最根本的實務運作,藉由政策高度與引導,讓末端的農產品共同運銷擴及到認證、有機的領域,這才是看懂校園有機營養午餐建構的真義。

焦鈞

今年國中小校園開學,農政單位排除萬難力推「認證農產品導入學校營養午餐」政策,希望藉此建立「消費者為導向的生產模式」,讓現行的生鮮蔬果、農產品運銷體系更為多元與豐富。這雖不是一項特別新穎的政策,也只從「六都先行」逐步推廣,在檢討政策之餘更重要的是,在全面推廣之後將對農業政策的全貌產生甚麼革命性的翻轉?認證、有機的下一步,又該往哪個方向前行?

迷途的有機營養午餐

最早推行有機營養午餐的,是新北市政府。而這樣政策,是從現任市長朱立倫在2010年競選時政見的「落實」。不過,有機營養午餐的政策核心,並不在「學童吃到了有機農產品」,而是:

有機農產品的耕作、推廣與銷售,也就是整個有機農業的運銷體系,能否因為有機營養午餐政策的出台,而成為一個引導農民導向有機農作的絕佳引爆點!

有機營養午餐的政策核心,並不在「學童吃到了有機農產品」,而是整個有機農業的運銷體系,能否因為有機營養午餐政策的出台,而成為一個引導農民導向有機農作的絕佳引爆點!(資料照,記者楊金城攝)

看起來,推動這麼多年的新北市校園有機營養午餐,並沒有辦法成功扮演這個推手,平台的搭建工作,從一開始就成了滿足政見轉換政策的「數字管理」表象工程,無法真正深入小農體系的變革;為了數字管理績效,只能求產地的「大型農場」供應有機生鮮蔬果,而無力進一步往上游整合小農,以集合式生產模式建立獨立於現行農產運銷體系之外的「有機農產品運銷系統」。

最糟的情況是,原本預期自己可以成為供應鏈的小農,最終,不敵大財團的介入!

共同運銷模式:作為承載小農的平台

回到農產品運銷體系的內涵是「共同運銷模式」,而此模式之運作更是農民組織的核心價值,此核心價值反應、回饋了集合式生產的要義。在台灣,推廣了四十多年,使得當前的慣行農法農作物有將近七成加入了這麼模式的運作,建構了國內產銷的供應鏈體系。

但,為何有機農產品,卻不得其門而入呢?

筆者過去服務的單位,就曾經有花蓮的火龍果農民北上,抱怨他們的有機認證火龍果,沒有辦法經由「公開競價拍賣方式」賣到最好的價格;又有官方機構,為了解決此問題開設有機蔬果拍賣專區,最後卻因為到貨量的不足,以及市場辨識度、承銷商心態等種種因素,無疾而終。

也就是說,有機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蔬果品項,台灣小農體制,就產銷結構下不僅是弱勢的弱勢-除非直接向有機專賣店直銷,而現行的商業運作模式,也是通路商自行到產地向有機小農契作收購。問題是,現行的農產品運銷體系,難道真的無法顧及這群返鄉耕作有機蔬果的年輕農民嗎?

這也是有機營養午餐的迷途原因!農產品現行產銷結構,沒有辦法積極地相呼應配合,有機小農又無力自行組織共同運銷,加上某些政治運作的結構性拉扯,使得地方政府在推動有機營養午餐政策時,雖端出亮麗的數字成績,但卻也無力扮演帶頭作用。

有機農產品,特別是生鮮蔬果品項,台灣小農體制,就產銷結構下不僅是弱勢的弱勢。(記者廖淑玲攝)

漸進式的推動與建構

在政府改朝換代,中央地方行同一條鞭的情況下,農政單位決定扛起校園食安的第一現把關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好上游供應端生產者的整合工作,才是觀察這項政策成敗的另一項指標。

另一方面,如何藉由供給面的擴大,反向影響現有農產品運銷體系的變革,恐怕是這樣政策推動下,必須逐步看出成效的地方。目前除了學校體系之外,軍方伙食供應也主動希望能夠以「認證標章農產品、國產食材優先」的概念,而下一步即有可能拓展到公營事業、大型機關的伙食團膳,如此一來需求面的擴大,讓產銷體系不得不反饋協助有機農產品的共同運銷模式的建立-從認證到有機的擴大過程,也能因為這個平台的建立,而讓更多返鄉青農得以看到希望與未來。

當然,有機農業的推動是一條漫長道路,台灣也有「有機無毒島」的倡議,但終究與理想與現實之間,仍須回到最根本的實務運作,藉由政策高度與引導,讓末端的農產品共同運銷擴及到認證、有機的領域,這才是看懂校園有機營養午餐建構的真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