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酸青週記》年金改革是一台屍速列車嗎?

年金改革勢在必行,但要改什麼?怎麼改?誰口袋裡的錢被拿走都要出來抗議,但還有一批更慘的是口袋明明沒有錢,還要被指為年金破產在即的兇手,也難怪要出來遊行抗議。年金改革這台人人都在逃的《屍速列車》,還有可能全身而退嗎?

范綱皓

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在台灣上映第一天,就打敗《我的野蠻女友》破兩千三百萬票房,成為台灣影史最賣座的韓國電影。姑且撇開台灣電影票房計算方式的荒謬,《屍速列車》不論票房如何,都值得走進電影院觀賞。

《屍速列車》是一部就算被爆雷、劇透了,也不影響精彩度的電影。它在講述由某家生技公司外洩的某種病毒,使得人們感染病毒後變成殭屍,屍毒蔓延全韓國。故事的主軸,是一名感染者搭上了由首爾出發前往釜山的KTX列車(韓國片名《釜山行》),展開了一場人類與殭屍的追逐生存戰。

《屍速列車》票房絲毫不受九三大遊行影響,依然開出好成績,其中數次「塊陶啊」的橋段,也算隱喻了大家都在同一台充滿「年金喪屍」的列車上吧?(圖:《屍速列車》劇照)

萬事不如意的反烏托邦

與歐美在城市、街道發展故事的殭屍片不同,導演延相昊將場景設定在列車上,隱喻著韓國的快速發展、前進。屍毒,則是快速發展社會所伴隨的風險和問題。《屍速列車》諷刺的是韓國社會,描繪的不是烏托邦的圖像,而是殘酷、現實、醜陋的真實現象。總之,它談的是人性,是對韓國社會的批判與期許。

所以,導演在角色的安排上,就別具用心。在非常時期,特別是災難發生時,社會中總是有「只想到自己」,不擇手段只求活命,甚至煽動他人的人(大企業主),也有「不只想到自己,也想到別人與下一代」的人(妻子即將臨盆的丈夫),還有有勇無謀的人(年輕的運動員)……等,而主角是一名股票經理人,代表的是廣大的中產階級,只管好自己,不干涉社會太多。

求生存,使得人的自私、醜陋、善良、正直一覽無遺。在電影中,導演安排了許多人類與殭屍、人類與人類隔著車廂間玻璃門對看的場景,彷彿在告訴觀眾「看看你們自己的樣子」。在玻璃的兩端,就像鏡子般,投射出醜陋與恐懼。

不過,導演、編劇並不打算對電影中的任何一個人妄下道德評斷。風險社會,危機四起,人人為求自保,求生存,都有其自持的理由。烏托邦世界是人類戰勝了危機,但現實往往是賠上整個社會,更傷害了彼此。

軍公教「反汙名、要尊嚴」遊行聚集了十一萬七千人,但就跟《屍速列車》一樣,縱有領爽領滿滿的人,其實也不乏分明已無相同福利,卻仍遭汙名為自私自利的人。(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過於真實的隱喻

台灣的觀眾進電影院看《屍速列車》,除了隨著電影節奏起伏,還不免有種「過於真實」的感覺。

台灣跟韓國的民主發展很像,在學術圈中,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的文獻已汗牛充棟。台灣社會也有許多問題,其中一項便是年金議題。超過六成的台灣人都認為,年金改革迫在眉睫,不得不做。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2014年收入596億,支出630億,2015年收入604億,支出卻高達723億。退休金是人民年老退休後生活品質高低的關鍵,既是生存,也是活著的尊嚴,當然重要。如今軍公教三個基金,入不敷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即將宣告破產。若再不改革,爆發破產絕對如「屍毒」般蔓延全台灣。

9月3日,軍公教以「反汙名,要尊嚴」為訴求走上街頭,希望新政府改革時,不要忘了給軍公教「尊嚴」。網路上,也引來許多網友撻伐他們只想到自己,嘲諷他們說:「不知道在凱道上喊房東太太/先生,有多少人會回頭?」更甚者,指責他們全為國民黨的同路人,都是被煽動上街頭的、只要錢的。這跟318學運時,國民黨及保守派當初抹黑學生,有沒有87分像呢?跟《屍速列車》中描繪的人性又有幾分像呢?

九三軍公教大遊行,國民黨黨主席洪秀柱在遊行隊伍中,替參加民眾加油。(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2014年3月黑衫軍反服貿佔領行動中,蔡英文也曾和民眾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靜坐。(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看見軍公教的差異,是改革的第一步

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軍、公、教,我們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軍、警消、公、教人員,也許我們的爸媽、親戚就是。這些職業,每一個都是維持這個國家運轉的基本元素,都值得尊敬。

可是大概只有台灣,才把軍公教三個職業綁在一起,成為「神聖不可分割」、「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名詞,好像他們天生就在一起。

軍公教是威權時代創造出來的名詞,也是台灣歷經威權統治的痕跡。當時的政權,把軍公教三者合為一體,並一律給予優渥的退休制度與福利,是基於什麼歷史原因,我不想再細究。走到今日,民主社會的改革,應該拋開舊時代的思維,把「軍公教」拆開來,單獨討論每一個職業的退休「制度」如何改。當然,改革的關鍵在於制度,而不是人,也不是霸凌某個職業別。

之所以要將軍公教拆開,是想看清楚他們的面貌,模糊成一團,無助於我們瞭解真實狀況。他們各自在我們社會中的扮演的角色與功能不一,但是卻得承擔「公務人員都⋯⋯」的汙名。他們之間,隨著年資、年齡、職業別、職位的不同,獲得國家給予的待遇、所得替代率也差很大。

軍公教各自獨立,不是在玩遊戲,不用追求三位一體啊!(圖:網路)

有的人領了18%、所得替代率超過100%,過著退休領得比工作多的生活。有的人卻是繳著保費,補貼前輩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60%到80%不等,從鐵飯碗變成紙碗,裝著肉湯還嫌燙手,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破掉。

捧著紙碗的上街的人,不乏我的親戚、年輕朋友,他們都不是大家口中的「肥貓」,他們跟我們一樣,都是認真過生活,求得安穩、溫飽的小老百姓。

他們上街抗議,是人性的展現。政府要搬移人民口袋的錢,難免有人跳腳。把他們塑造成全是貪得無厭的既得利益者嘴臉,一點也不公平。

年金議題,既是歷史的包袱,更是人性。把改革的壓力,丟給單獨的公務人員,嘲笑他們,無助於改革。看見他們的差異,以及跟我們的相同之處,這個社會,或許能夠更快得到共識。

自私是人性,有人要從自己口袋裡把錢拿走,有人要抹黑說每一個軍公教人員的口袋都很深,當然要上街抗議。(圖片截自電影《頂尖對決》)

屍毒預防針在政府手上

退撫基金是「確定給付」制,政府必須要負全責。年金破產了,就得編列預算挹注退撫基金,這才是名符其實的「全民買單」。年金議題,真的是一台裝載著人民的列車,一旦破產,屍毒散播,沒人能逃得過。

行政院的年金改革方案,至今連個影都沒有。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年金改革的具體方案是什麼,當然更不知道「反汙名、要尊嚴」遊行是在抗議什麼。

年金改革,涉及大規模的財富重分配,重洗階級,過程中難免腥風血雨。對執政者來說,吃力不討好,民調必定重挫,無可厚非。

年金改革委員會,開了十幾次的會,副總統也參加了一篇年金改革之我見的作文比賽。改革不會一步到位,剩下的改革策略,人民還在等。

《玩具總動員3》的開場就出現一台失速列車,掉下懸崖後,是巴斯光年使出洪荒之力拯救了車上染髮染到髮質都壞掉的乘客們。台灣的巴斯光年在哪裡?(圖片截自電影《玩具總動員3》)

《屍速列車》批判著韓國政府面對危機的無能為力。在年金議題上,我們預先看見了危機。它會不會爆發成屍毒,蔓延全國,端看新政府推出什麼樣的屍毒預防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