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推動新南向政策,蔡政府如何經營與中國的對話籌碼

◎洪啓堯

今年八月(16日),蔡總統召開「對外經貿戰略會談」,會中除了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也明訂將與中國進行善意互動與合作。這說明,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首要面臨的仍然是中國的掣肘。不過,以當前的兩岸關係,如果要進行「對等的」對話與互動,台灣要具備的政治籌碼仍稍嫌不足,包括擴充台灣的海外市場以及與他國的多邊協議。至於蔡政府如何經營台灣的「對話籌碼」以締造較之以往更新的局面呢? 以下所提到的機會,蔡政府必須把握。

東協十國。(www.phuketdopa.go.th)

利用台灣現有的區域資源: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首先,台灣必須利用參與區域峰會的機會,將台灣中小企業的聲音與能量帶進峰會平台裡亮相,並與他國的民間企業進行連結與交流。以成員含括東協十國與台灣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為例,該會議每年都會召開由各國部長級以及企業顧問所組成的「經濟領袖會議」,這是台灣官方以及民間的聲音可與東協十國相互連結的平台。

積極進入漸趨成形的國際峰會與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當前亞太地區兩個重要的區域經濟框架正逐漸成形,即中國欲主導的RCEP,與美國為首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無論加入RCEP或是TPP,對台灣與東協國家的互動皆有幫助,但目前TPP因美國內政的關係,在未來仍有諸多變數。因此,爭取加入業已成形的RCEP,是目前蔡政府的首要考量。因為,面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亞投行,整個東南亞與南亞幾乎成為中國的銅牆鐵壁,但銅牆也有隙縫 – 東南亞的印尼以及南亞的印度,這兩個國家,皆是RCEP與東協十國裡重要的成員。

印尼方面,雖然中國欲積極主導RCEP,但RCEP的成員仍是以東協為主軸,加上東協成員國如越南、菲律賓及印尼等東協國家與中國在南海島嶼的爭議仍未解決,大幅影響中國在RCEP的發言權,反而是印尼這個東協最大國之一,才是RCEP裡最有潛力的行為者。印尼曾與台灣有過貿易與投資上的黃金歲月,雖然1997年的金融風暴導致台商將資金抽離印尼轉往中國,但經過這幾年的經濟重整,印尼的經濟成長超過5%,世界銀行更預估未來將有幾近6%的成長率,面對台灣這次的資金回歸,印尼不但表示歡迎,也支持台灣加入RCEP。

印度方面,中印兩國在歷史以及一些議題上的衝突所發展出來的中印關係,提供了台灣在南亞可以施力的槓桿。雖然,過去因文化與語言等因素,導致台印之間沒有進一步往來與對話,只有零星的交流,但是,這樣的連結,加上蔡政府所喊出的「新南向」口號,倒引起了印度執政黨(印度人民黨)的興趣。今年六月中旬,該黨秘書長達哈夫(Ram Madhav)接受台灣媒體的訪問。訪問中,秘書長除了表達對新南向政策的歡迎,也分析印度所釋出的市場機會,以及台商在印度的優勢,例如,印度的基礎建設與民生空缺,包括電信業、蓋馬路、鐵路、港口、機場、電腦硬體設備,這些都是台灣的優勢產業可以發揮的領域。因此,從這兩個國家與台灣的互動來看,RCEP是當前蔡政府必須努力的重點對象。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蔡政府將「與中國對話」明訂於行動綱領上是種兩岸關係互動下的政治動作,真要與中國進行對等合作,新南向政策是對等互動的「因」,而不是「結果」;換言之,並非台灣要先跟中國對話才能推行新南向政策,而是新南向政策的成果才是與中國的對話籌碼。準此,一旦台灣積極佈點這些重點國家的市場,以質養量,最後可望在東南亞、南亞,甚至整個亞太區域,取得更多經營多邊關係的政治資源。

備註:

*東協十國:1967年成立,組成國家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

*南亞六國: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深化以東協為核心之區域經濟整合,邀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及印度等六個對話夥伴國共同參與。台灣對RCEP成員國的貿易額佔比約56%。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全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目前參與協定的國家有: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美國、澳洲、祕魯、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台灣對TPP成員國的貿易額佔比約34%。

(高雄市公共事務發展協會 研究專員 )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