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路向南》台灣可以幫印度培養更多「傻瓜」嗎?

教育領域是「新南向」政策中重要的一環,但援助印度理工學院這類戰略型的教育援助案可能還沒有被考慮過。台灣的高教能量滿溢,印度則是大學短缺。如何運用這種互補優勢,想法上可以更具魄力些。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在眾多印度寶萊塢電影中,探討教育制度的《三個傻瓜》在台灣頗受歡迎。這部電影是借用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IIT)為背景,討論三位「傻瓜」學生的求學及生活歷程。事實上,印度理工學院每年的聯考入學率不到2%,被認為是印度最頂尖的高等學府。這個「傻瓜」學校或許可以成為未來台印合作的管道。

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借用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IIT)為背景,討論三位「傻瓜」學生的求學及生活歷程。(http://images.catchnews.com/)

印度理工學院其實並不是一個單獨校區,而是以在各地成立獨立分校的方式發展。在1994年之前,全印度僅有5所印度理工學院,但印度政府在2008年之後大舉設立新分校,目前在全印度已有23所。印度理工學院在成立之初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每個校區都藉助外國之力來發展。例如,孟買分校是由蘇聯協助;德里分校獲得英國幫忙,馬德拉斯分校則有來自德國的支持等。這樣的模式到2007年又重新出現,由日本協助建立印度理工學院海德拉巴分校(IIT Hyderabad)。

日印兩國是在2007年組成工作小組進行協助設立新分校的討論。日方成員包括產官學三方面,由外務省、文部科學省官方代表及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名古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九州大學、大阪大學、立命館大學、東北大學等九個大學,再加上索尼(Sony)、豐田(Toyota)、鈴木(Suzuki)汽車、三洋(Sanyo)電器、日產(Nissan)汽車、瑞穗(Mizuho)實業銀行、日立(Hitachi)等知名業界代表共同組成,陣容相當堅強。海德拉巴分校則在2008年成立。

在課程及研究方面,雙方選定奈米科技、數位通訊、環境及能源、設計與製造、土木工程等五個合作領域,由上述的日本大學給予協助。例如,設計與製造領域就由早稻田及九州大學配合鈴木汽車協助發展。奈米科技則由東京大學等四個學校協助印方。在校園實體建設方面,兩國在2014年正式簽訂協議,由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提供133.6億盧比(約2億美金)的30年低利貸款,年利率1.4%,並給予印方十年寬限期。此外,海德拉巴分校內也成立日本合作諮詢委員會(IITH - Japan Collabo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成員都為日本學者。日方每年提供10-15個獎學金名額供印度學生進入上述九個合作日本大學就讀研究所以上課程。

印度理工學院海德拉巴分校為2007年由日本協助建立。(www.collegedekho.com)

台灣其實可以參考日本模式,協助設立具有台灣特色的「印度理工學院」,幫助印度訓練更多的「傻瓜」。當然,台灣也必須要務實地評估合作案的利弊得失。印方的意願及我方的資源額度也都是將面臨的實際問題。但整體而言,對台灣而言,本案可以帶來以下的效益:

首先,是藉由「教育援助」增加台灣對印度的協商籌碼,進一步推動台印關係。

我國對外援助預算約占GDP的0.15%。聯合國建議已開發國家的援外比例則為0.7%。相較之下,我國對外援助工作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政府已經在1996年成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作為我國專業援外機構。但其網站中,也提到台灣具有教育輸出的優勢和資源,有能力協助夥伴國強化教育系統及培育各類領域專業人才等「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計畫。但檢視台灣的對外援助中,較少重視教育援助這項外交工具,也多集中於邦交國。印度雖有人口紅利優勢,但高等教育機構數量嚴重不足。根據2011年的估計,印度仍需要1750多所大學,才能提供經濟成長所需的人力資源。我國可以善用印度此項需求。

台灣的對外援助中,較少重視教育援助這項外交工具,也多集中於邦交國。印度雖有人口紅利優勢,但高等教育機構數量嚴重不足,台灣可以善用印度此項需求。(www.cppr.in)

我方也可以運用外援的機會,讓台灣的企業界藉此進入印度市場。比方說,在援助條款中,可以規定由台商優先承包校園內的基礎建設。台灣已將智慧校園系統列為十大重點輸出產業,也可將其包裹進入援助計畫中。此外,台灣企業常常捐輸國內大學建設校舍及大樓等,政府也可鼓勵有意經營印度的台灣企業認養興建新的印度理工學院校園,有助推廣企業本身在印度的形象及知名度。另一方面,則可以降低政府出資的額度及壓力。

其次,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國內有無可比擬的知名度跟影響力,透過此類合作,可以強化台灣在印度的國家品牌印象

目前一般印度民眾對台灣的認知非常有限,原因之一便是台灣在印度缺乏可以口耳流傳的大型指標性合作案。台灣若能協助發展印度理工學院,可以為台灣帶來更多的宣傳效果。

第三,台灣可以藉此計畫整合現有的相關資源,進而發揮綜效。

日印目前的做法是由東京大學等九個大學組成委員會就指定領域進行合作交流。事實上,就學術合作而言,台印過去10年來已經累積相當不錯的互動經驗。兩國早在十年前就簽訂台印科技合作計畫,協助兩國學者進行共同研究計畫及雙邊研討會。迄今已補助72件合作計畫案及20場研討會,雙邊累計有180組以上的研究團隊曾進行合作交流。此外,台灣也已經在印度大學內設置六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直接進入印度大學內教授印度生華語文。就台灣而言,可以將這些個別合作案轉換成旗艦型計畫的支柱。我方也可以仿效日本的方式,選定幾所大學組成委員會,然後由大學就本身的特色或專長協助印方規劃成立某一相關科系,諸如地震、奈米科技、化學、農業及華語等,都是印方極有興趣的領域。

2013年,日本再加碼提供177億日元協助海德拉的印度理工學院發展基礎設施建設。(www.educationinsight.in)

第四,印度理工學院可以成為台印大學合作平台。

印度理工學院以大學生為主,畢業後多選擇到國外就讀研究所。海德拉巴分校由於是由日本所援助,學生耳濡目染的結果,便優先選擇到日本繼續留學,而非傳統的歐美國家。台灣政府目前已經提供印度學子「台灣獎學金」及「華語獎學金」,政府也已宣布將擴大南亞獎學金的名額。應可以仿照日本作法,將部分的獎學金名額直接撥到印度理工學院的援助計畫內。換言之,可以利用現有的獎學金機制及資源,吸引更優質的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目前印度尚未正式開放外國大學在其國內成立分部,有興趣的國內學校其實也可以藉此合作案「練兵」,做為日後在印度設立分校的準備。

整體而言,教育領域是「新南向」政策中重要的一環,相關單位也積極推出各類的行動方案。但援助印度理工學院這類戰略型的教育援助案可能還沒有被考慮過。台灣的高教能量滿溢,印度則是大學短缺。如何運用這種互補優勢,想法上可以更具魄力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