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倉恆信
國際間談論日本的傳統美,幾乎沒有例外地言及「侘」(Wabi) 或「侘寂」(Wabi-Sabi)一詞。換言之,若不能理解「侘」或「侘寂」,就等於無法深論日本的傳統美。但很有趣的是,李歐納.科仁 (Leonard Koren,1948-)曾說:「如果問起Wabi-Sabi是什麼,日本人都會搖頭,躊躇猶豫。」這可能是因為難以翻譯成其他語詞(untranslatable words),所以才被列入為該文化體系的關鍵詞。而試圖回答「侘是什麼?」的久松真一(HISAMATSU Shinichi,1889-1980),則歸納「侘」的構成要素為:不均齊、簡素、枯高、自然、幽玄、脫俗、靜寂七種性格。然而,即使理解這些要素,仍會產生「侘是什麼」的疑問。因此,我們不必先鎖定問「什麼」(What),而試著先問「如何」(How),再面對「侘是什麼」。
《楚辭.離騷》有「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一文,東漢王逸對「侘傺」給予「失志貌」的註解。八世紀編撰的《萬葉集》中有「物思ふと 寐ねず起きたる朝明には わびて鳴くなり 庭つ鳥さへ」(思念不成眠,晨起聞鳥侘鳴)等言及「侘」的和歌。也就是說,近世以前的「侘」,無論中日文語境中皆有表達悲哀、不得志等描寫一種「不完全」的心情。而接下來日本特有的發展,十四世紀以禪修思想做為媒介,使「侘」成為一個獨立範疇的美意識。
禪研究者,鈴木大拙(SUZUKI Daisetsu,1870-1966)說:「『侘』,雖然明明是缺點、缺陷,但如今並不認為如此。以不完全的形象當做完全,事實上一般所謂的美,也未必僅是完全的形態。從不完全甚至是醜的形象中體現美,這就是日本美術家所展現的妙技,而將不完全的美伴以衰殘或原始性格,就開始出現鑑賞家所讚美的『寂』。」於是將不完全與完全的顛覆過程中,認識主體逐漸感受「侘」的美意識。
小間茶室:花江。(圖:作者提供)
能夠體現「侘」空間,如「茶禪一味」一詞,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間茶室」(Koma-Chashitsu)為代表。在不到兩坪的小空間裡,茶人佈下顛覆舊與新、劣與優等相對概念的契機。 美術家岡倉覺三(Okakura Kakuzou,1863-1913)言:「真美,是由心中達成『不完全』的人發現的。」的確,禪僧讚美「侘茶人」的千宗旦(SEN-no-Soutan,1578-1658),而他卻被世間嘲諷為「貧乏茶人」。這樣的價值分歧,就是在茶室主人為客人準備的「懷石」(Kaiseki)一詞上看得見。在十六世紀時以「家不漏水,食事不飢餓」為原則的「懷石」,菜餚不超過「一汁三菜」。這不外乎與顛覆缺與足的茶禪一味之呼應。然而,世間一般所謂懷石料理,不但追究外觀的「完全」度,而成為有錢者才能體驗的奢華料理。同樣的,在日本有不少推廣茶道的學門,似乎已成為有錢有閒者才得以踏入的道場,而非思索如何「侘」的空間。或許這是「如果問起Wabi-Sabi是什麼,日本人都會搖頭,躊躇猶豫」而難以回答的另一層因素吧。
(飲食文化研究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