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酸青週記》李艷秋那一代人,我們一起過節,好嗎?

端午節到底是誰的?因為屈原是中國人,台灣就不該放假?是啦,有些事就是要分那麼細,但到底有多少人放假時真的心繫屈原呢?也不用再戰南北粽了,反正都是中國粽嘛。以後台灣要吃粽,一定要吃消波塊造型的粽子這樣,超有台灣味的!

范綱皓

端午節連假前幾天,我與媽媽一起吃粽子時,聊起了「端午節的由來」。媽媽一臉狐疑地說:「端午節不就是紀念屈原嗎?他因為不得志跳汨羅江。我們現在吃粽子,就是要把粽子丟到水裡,讓魚吃米,魚才不會吃了屈原的屍體,不然還有什麼說法?」

我邊吃著客家粽,邊斜眼看著我媽說:「不不不!才不是,台灣哪裡有汨羅江啦!你不是有看羋月傳嗎?屈子就是屈原,他是楚國人,當然不關我們台灣人的事啊!」

屈原就是個中國人,不管是分得很寬像小豬,還是分超細像洪素珠,都是不容質疑的。(圖:網路)

同一代人的習俗與傳統

幾天後,李艷秋阿姨於端午節有感而發,在臉書上問蔡英文政府,為什麼要放中國假?其中包含農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她質疑蔡英文政府是在打自己臉。

雖然我媽沒有像李艷秋一樣,主持過《每日一字》、《每日一辭》、《生活論語》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節目,但是她們那一代人,對於傳統節慶、習俗、民間故事的看法,卻沒有因為教育程度或經歷的不同,而有太大的差別。

其實,我們爸媽那一代人,跟我們這一代人的差別也沒有太多。我也是一個讀過「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的人,「國語」課上到屈原的《離騷》時,老師還會順便補充伍子胥、曹娥的端午節民間故事。

端午節的種種傳說與故事,都是黨國教育下為了凝聚「愛國心」與「國族主義」,以維持自身政權穩定的「工具」。現今台灣社會中還存留著許多「中國風」,從以中國地名為命名的台北市街道,到以中國歷史與地理為主的節日、民俗與故事,都把「中華文化」的痕跡刻鑿於台灣人身上,連原住民都無法倖免。時至今日,每年都還有許多原住民族的朋友搖旗吶喊表示:「為什麼原住民族要被教導來自中國的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為什麼漢人不必學習原住民族的祭典?」

既然我們已然知道屈原的故事,是愛國(1911年至解嚴前的中華民國)的象徵,以及大中華意識的塑造,我便不忍責怪像是我媽或是李艷秋的上一代人。這些「划龍舟是為了救屈原」、「粽子是給魚吃避免屈原屍體被吃掉」的故事,對於我媽那一代人來說,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故事。所以,李艷秋發文時,不假思索地採用了「舊體制」灌輸給她的「說(ㄏㄨㄢˋ)法(ㄒㄧㄤˇ)」也就不令人意外。

連史努比都可以划龍舟過「中國節」了,台灣人卻不行嗎?(圖:goo.gl/Ug0INW)

我們的台灣端午節

撇開李艷秋個人的政治立場與發此文的政治目的,我認為出問題的是體制、是轉型正義仍然不足的後果。我們應該去打臉的,不是李艷秋,而是黨國思想的餘威,莫讓黨國思想的神話與幻想繼續影響著好幾代人的思想與行為。

我們這一代人歷經了本土化,與躬逢網路世代的盛事,讓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與本錢,可以獲得不同版本的故事,以及尺度更小的地區型風土民情。對於傳統節慶,也有與以往不同的體驗與詮釋。

例如:不知道已經持續幾年的「南北粽之爭」。粽子,應該跟台灣牛肉麵一樣,必須要辦一個比武大賽,一決高下。不論是「包著棕葉的油飯」(北部粽)、「沾著醬油的麻糬」(南部粽),或是「海景第一排的特產」(中部粽),都是每年端午節必定上演的戲碼。端午節的南北粽之爭,如同中秋節烤肉一樣,是屬於台灣人多年以來實踐的節慶體驗。這些體驗,都不是掌權者寫在課本裡的「正統敘事」,也走出了一條與所謂「中華文化圈」其他國家不同的道路。

每年端午節必定開打的南北大戰,今年又加入了別具台灣特色的「中部粽」。如果要把「去中國化」延伸到「去屈原化」,那麼這場戰役的贏家很明顯就是中部粽了(但它有個「中」字會不會又被嫌呢?)。(圖:截自臉書粉絲專頁「吾熊」)

大家吃粽子,只顧誰的粽子好不好吃,畢竟汨羅江根本不在台灣,誰真正在乎屈原的屍體會不會被魚吃掉?當然也沒人真正在乎,屈原自殺,到底是因為楚國被滅所以以身殉國,或是想要投河以死諫楚懷王,還是屈原被抓包與鄭袖(楚懷王的寵妃)有染,逃跑後遭到追殺,全身綁滿石頭丟入水裡?

除了南北粽之爭,「划龍舟」的起源,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版本。例如宜蘭礁溪二龍村的競渡(龍舟賽),這個有兩百年歷史的競渡,開始之初日期不固定、無關屈原、進行時只敲鑼不打鼓,也沒有計時、沒有裁判。

五月時,蘭陽平原經常氾濫成災,競渡儀式是二龍村民的信仰,用以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也透過奪旗,祈求風調雨順、穀物打獵豐收。

其實,不只是宜蘭礁溪二龍村,在全台灣各地,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類似的儀式。這些儀式與活動,過去沒有「龍」的形象,而是台灣民間常見的「舢舨船」、「鴨母船」來做為祈福去惡的競渡船。國民政府來台後,以「龍」為「中華民族」的號召,製船師傅才開始大量改為龍舟。

如此看來,李艷秋阿姨,端午節不只是一個「中國假」而已。端午節不全然是由中國移植過來台灣的節日,對台灣人來說,端午節不是一天假期,而是一連串由個人、家庭、社區共同實現趨吉避凶、去災迎福、驅疫治病,形成社區認同的儀式文化。與水有關、與農事有關、與認同有關,但不必然與屈原有關。

其實呢,「包山包海包火星、什麼都是韓國的」,韓國不也曾經宣稱端午節屬於他們的嗎?這樣想,也許李阿姨的心情會好一點,不用再想盡辦法來凸蔡總統的槽。(圖:網路)

文化是一種權力、一場競爭遊戲

當然,李艷秋真的認為端午節對她個人而言,是紀念屈原的大日子,我不會有任何意見。往後每年端午,她想在臉書上愛賢念舊,寫下〈艷秋の離騷〉、〈艷秋の九歌〉,我也尊重她的個人創作。只是,如果要上綱到質疑總統、無視於出現在台灣社會中如此多元的端午節體驗、儀式,就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好好討論。

一個文化事件,如果有人能夠創造「起源」的經驗,就可以稱它具有「本真性」,白話就是「文化是被創造出來的」。

不論真假,文化成為一種權力工具。某個團體或政權,如果能夠將他們的故事、看法、價值觀,強加在一個國家、城市或是社區之上,就能取代長期生活在某個地方居民的對於文化的詮釋。

國民政府以「龍」為意象的大中華框架,把全台灣的競渡活動改為「划龍舟」,以(與台灣本土無關的)屈原的愛國情懷,取代長期存在於社區尺度的信仰儀式,將之上升為國家慶典,都是在施展執政者的文化霸權。

身為「龍的傳人」,包袱裡裝滿政治因素,重得不得了,看這寶寶的表情就知道他心裡苦。(圖:電影《末代皇帝》海報)

李艷秋說蔡英文要搞「文化台獨」,我不知道蔡英文到底有沒有要搞「文化台獨」,但是,我想跟李艷秋說,本土化運動,不必然就跟台獨完全劃上等號,本土化運動,也不必然要去中國化。本土化運動,一方面提供我們更多元的「起源體驗」,一方面它也站在現在,「指向未來」。

有人接受了屈原、龍跟端午節連結在一起的論述,但是有很多人不接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文化習俗體驗。文化,就是一場競爭的遊戲,唯一不同的是,這場競爭遊戲,沒有輸家與贏家,因為我們每個人就是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

這場競爭遊戲,是我們學習、尊重不同文化的起點。學習,才是放假的重點。

近來「文化學習假」正夯。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提出《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增加了三個放假紀念日,分別為「全國客家日」(農曆1月20日的客家天穿日)、「原住民族日」(每年8月1日,紀念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國際移民日」(聯合國於2000年訂定每年12月18日為「國際移民日」),並以「文化學習假」為名,讓台灣人開始正視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不同文化。

民進黨立委林靜儀日前舉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公聽會,會中邀請學者與相關部會,一同針對議題討論。(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本土化運動,當然也是一場「被創造」出來的文化,但它必須要是民主的。它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能夠回頭去尋找層層疊疊於土地、群體與個人身上的歷史,同時,它也是人們生活與勞動過程的持續累積,並且重塑我們對新生活的期待,它是人民的靈魂、弱勢者的吶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