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日本武士在荷蘭(1)

林宏燦

由於耕地面積狹小,為了在強大的競爭中殺一條出自己的路,日本的農業把荷蘭的設施園藝當成標竿,不論是產業或是政策,「荷蘭」都成了一門顯學。

但話說回來,荷蘭的設施園藝到底好在哪?到底要學習哪些東西?

日本人一邊效仿著荷蘭的設施園藝,其實一邊仍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而答案或許可以在「今井寛之」這個日本人身上找到。

今井寛之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是番茄農家的小孩,他們家老早看到土耕模式的種種問題,所以在30年前就開始使用水耕栽培,而水耕在當時可是相當前衛的技術。

今井寬之。(截自今井寬之臉書)

今井高中時期就讀的是吉田島農林高等学校,學習設施園藝的環控系統和水耕技術,聽聞荷蘭在這領域的出類拔萃。1997年從東京農業大學畢業後,1999年先是到了加拿大多倫多的大型設施園藝農場,接著在2000年時,透過在荷蘭工作的日本翻譯協助,獲得了荷蘭設施園藝農場的錄用。

今井飛往了距離日本9,000公里的荷蘭,當年他才24歲。

今井所到的農場「PA+G van den Bosch」就位於瓦赫寧恩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 )附近,在農業領域是世界相當頂尖的學府。

這個農場當年佔地17公頃,現在已經擴增到了50公頃。家族式經營的農場,注重專業與分工,只要遵守作業規範就一定能維持作物的品質,種種不同於日本的經營型態,讓今井受到很大的衝擊。

不同於日本人追求的商品獨特性,荷蘭是把「穩定的高產能」放在第一優先考量,這牽涉到人員作業效率和人事成本的支出,沒有什麼比這更為重要。相較於此,追求滿足顧客各式各樣需求的日本農業,是該好好思考如何能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又能維持農產品的品質穩定?

今井的番茄農場。(截自今井寬之臉書)

今井在荷蘭停留了一年半,這段期間曾到了瓦罕寧恩大學參加農業業者的講座。和日本的大學不同,荷蘭不為了研究而研究,是以產業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多數的研究都是為了增進生產者們的經營和管理效率,每一項研究計畫都相當令人興奮。

在農場管理方面,日本和荷蘭也有很大的差別。像是二氧化碳或肥料的投放,日本通常兩周或是一個月檢討調整一次。荷蘭就不同了,這裡不但每天檢討與調整,還是以每平方公尺的數值差異來微調系統,如果發現問題,也會一項一項提出來討論。

比如說,溫室的天窗何時該開啟?天窗打開的話,溫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降低,那麼,該什麼時間點注入二氧化碳呢?植物的生理曲線如何維持呢?當溫室內的溫度過高時,工作人員該如何因應呢?這些問題看似枝微末節,但都是對產能影響甚鉅的重要關鍵。

對於「產能」,以往在日本都是用肉眼去看,收穫量、訂單數量和工作進度都是粗估;但是在荷蘭,所有數據都是具體的數字,什麼時間、多少產能、什麼時候下多少肥料等,這對今井來說是相當大的震撼。(未完待續)

(農業從業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