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酸青週記》媽!我得葛萊美獎,卻在辦公室碎紙

史上最強的替代役男,真的入伍後,都在碎紙、送公文、訂便當、折海報、搬書,完全顯現了台灣奇蹟就是得了諾貝爾或葛萊美獎,一樣只能負責雜務,因為我們的單位就是如此臥虎藏龍、人才濟濟,神馬都是浮雲,無法預測武林裡有多少高手高手高高手,實在是太深奧、太神祕了!

范綱皓

許多當過兵的台灣男人,最喜歡把一句話掛在嘴邊:「當過兵,才是真男人。」姑且不論什麼叫「真男人」,也不論「為什麼當兵,會是成為真男人的過程?」可以確定的是,服役,是每個台灣成年男子必經的過程;服役,是一代又一代男人,歷經服從的儀式,進而得到共鳴的過程。

男性長輩們都很愛吹噓自己「以前」當三年、兩年半或是兩年的兵,如今都撐過來了,彷彿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更狠一點的,則是以役期長短,來判定草莓化的程度,他們最愛說:「現在當兵才一年,都是爽兵了啦!」、「才當一年,現在的兵還可以打仗嗎?」這一類脫離現實的話。

不只是「一年爽兵」會被酸,連「替代役」也會順便一起被抓出來鞭,甚至「一年爽兵」因為被前輩酸,只好找更「廢」的替代役開刀,並加油添醋地說:「至少我們還是兵,替代役連操都不用操。」替代役,在「成為男人」的金字塔階層中,儼然就是屬於最低層。

大家好像都覺得現在當兵很爽,頭髮不用剪,整天只要像宋仲基一樣燦笑,還能抽空談戀愛?但我們不是太陽的後裔,我們是人類好嗎!(圖:韓劇《太陽的後裔》劇照)

不過,無論是選服替代役,或是常備役的一般士兵,都無所謂。對個別役男來說,都得「消磨一年」的時間,也都能習得「推、拖、閃、躲、飄」的技能,唯一的差別,大概就是兩者分屬不同主管機關,因此兩者在社會上擔任的功能本來就不同,沒有誰比較有貢獻、比較爽或比較屎的問題(因為都很屎?)。

替代役由內政部主管,原因是,在未來的日子裡,國家預計不需要如此多的兵源,因此,行政院請內政部按照役男專長,安排轉服替代役,從事社會服務。

如果以為國軍online只是擺擺pose拍照上傳臉書,你可就大錯特錯了,我們可是來從事社會服務的(吧)!(翻攝自李蒨蓉臉書)

替代役男的專長,要多厲害?

最近,內政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替代役男申請條件與作業辦法,當我的瀏覽捲軸拉到文化部的頁面,竟然發現了一個很驚人的專長需求。文化部預計徵召十名曾獲得文化獎項的達人,入選轉服替代役中的文化服務役。

那麼,要服這個「尊爵不凡」的文化服務役,需獲得什麼樣的文化獎項呢?第一,是國際性競賽A級,或是隸屬於文化部機關舉辦的獎項;第二,是國際性競賽B級。各位讀者看完可能還是霧煞煞,A級跟B級是什麼?請翻到文化部的附件,定睛一看,我簡直嚇壞了,不禁感恩師父、讚嘆師父。

隨便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獎項,例如:國際性競賽A級中,電影類的獎項有坎城影展、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和東京影展……等;流行音樂類只有一個,就是葛萊美獎。好吧!沒跟李安、侯孝賢一起走紅地毯,沒關係!有沒有人跟舒淇一起參加過文化部辦的金馬獎?看到這裡,我很懷疑,有資格報名文化獎項的替代役男有沒有超過十個?

笨兔可以當文化部長(誤),但是要以「文化專長」申請文化服務役,必須要獲得三大影展或諾貝文學獎等級的獎項。(圖:網路)

地表最強替代役男,服役後在做什麼?

網友看到文化部提出這種高標準的役男條件,都笑稱「這簡直是地表最強替代役男」。不過,我們也不要太過憤世嫉俗,瞧不起台灣的役男,畢竟彈丸之地,台灣島民人才濟濟、臥虎藏龍,到處都是「國家不用花錢栽培、免洗」的台灣之光。文化部會提出這種役男條件,想必應該也有考量到遍地開花的台灣之光吧?

我先假設,這十個文化獎項的役男,都順利徵到了,接下來,文化部會安排他們做什麼呢?說實在的,我真的不知道。不過,文化部過往也徵召了大批設計、法律、語言文學、建築、戲劇、音樂等文化領域相關專長的役男,容我娓娓道來他們的業務內容,或許可供各位讀者更快了解替代役男的日常。

不只兵長,在台灣要申請文化服務替代役,也必須是人類最強才行。(圖:網路)

選服文化服務役的替代役男,經過三週的成功嶺新訓,以及兩週的專業訓練後,將會分發至各地方政府文化局,與隸屬文化部的館舍(如: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國立台灣博物館……等)服務。分發下單位後,懷抱著各種理想的替代役男們,終於覺得可以利用自己的長才,讓夢想起飛,在大街小巷裡,一步一個腳印,打造一個美好的新世界了!

改變社會、打造新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先幫公務人員碎紙。

「為什麼要幫忙碎紙?」

「不要問,做就對了。」

碎完紙,應該可以開始改變社會了吧?等等!先幫忙送公文、訂便當、洗杯子、排獎狀、貼名條。

「為什麼又要做這些?」

「不然,替代役男要負責什麼業務?替代役,就是輔助公務人員的行政工作呀!」

送公文、訂便當、洗杯子、排獎狀、貼名條,都做完了,接下來呢?五點竟然就到了,只好先下班。改變社會,明天再開始也不嫌晚。第二天早上起床,相信又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不!又是繼續送公文、訂便當、洗杯子、排獎狀、貼名條,直到五點。如果文化服務役的役男,功能只是打雜,為什麼文化服務役的專業訓練要教行銷概念、溝通技巧、社區營造、文化資產的知識?為期兩週的專業訓練中,唯一有用的課程,大概就只剩「正向思考」。以專業之名,徵召替代役男,做的事情卻是打雜的庶務,這些役男真的非常需要正向思考,轉換心境,內心才能平衡,安然度過一年的役期。

正向思考大概是替代役專業訓練中,唯一有用的課程。但……這些事其實長輩貼圖和星海羅盤就說很多次了,真的有必要服役時再學一次?
(圖:goo.gl/qPorii)

每個人民的義務與責任,應該是什麼?

在國家已經不需要如此多義務役男的前提下,把剩下的役男轉往從事社會服務,是另外一種站在國家發展上的思考與選擇。國家期待替代役男們受訓後可以依著自己的專業,去補足以往國家應該要提供、卻長期做不好的公共服務。

我並不反對一個國家的國民,有義務與責任,花一年的時間,犧牲奉獻,從事志工、社會服務,或是從軍保家衛國。前提是,徵集役男,必須讓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國家,大費周章地從各個領域,徵召優秀、具有專業能力、年輕氣盛的男性(只有男性!),經過一連串「特殊」(或者說莫名其妙)的訓練,最後卻變成公家機關的廉價勞工,這難道對得起國家、民族嗎?

google「替代役」,會出現非常多的「捐血」照,原來替代役除了打雜,就是被當「血牛」使用,所謂的專長,不過是浮雲來著。(圖:www.blood.org.tw)

氾濫且無意義的替代役,讓我們去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我們重視台灣年輕人的專業能力與創造力,就應該適才適性地,將人才安排至相對應的位子,給予他們空間,發揮其專長,替社會盡一份心力。否則,乾脆就廢了徵兵制,改募兵制,讓想從軍的人逕行入伍服志願役,改善國軍紀律與形象、接受更嚴格的訓練、提升國軍戰力。其他專業人才,繼續留在民間,在他們的領域中發光發熱,這才符合「增加國家競爭力」的宗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