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阿信的故鄉

《阿信》當年風靡全台的程度,完全不是《世間情》可以比擬的啊!不禁令人反省,為什麼日本能夠每幾年就出一部橫掃影劇圈,主題扣合歷史、人文批判的優質大戲,台灣卻不行呢?《阿信》在台灣留下的,為什麼只是一首〈感恩的心〉,而不是「改革的心」呢?難道是因為這首歌變成國民黨每次競選的必唱之歌嗎?(誤)

李拓梓

日本史上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阿信》,不僅在日本創下收視長紅,在亞洲各國也創下日劇輸出的最佳紀錄,後來的日劇幾乎都無法望其項背,「阿信」也成為世上所有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苦情人的最佳代名詞。

很多地方出名,往往是因為地方出過名人。《阿信》大受歡迎,她的故鄉山形縣也因此名聲遠播。電視劇的某個拍攝地點,是位在山形縣銀山溫泉的「能登屋」旅館。

山形縣銀山溫泉的「能登屋」旅館。(圖:作者提供)

雖然不能說很有大正風情的銀山溫泉街道,是因為阿信而大出鋒頭,但來這裡的人,看到「能登屋」的招牌,也難免要帶上一句「這是阿信幫傭的所在」,好似阿信是我們的好朋友。

《阿信》在台灣一次都播一小時,不過在日本,其實是每集十五分鐘的晨間劇。NHK的晨間劇無論品質、收視,都一直備受肯定,《阿信》之外,前幾年在台灣很受歡迎的《糸子的洋裝店》、《小海女》、《多謝款待》、《鬼太郎之妻》、《阿政與艾莉》,還有前陣子剛剛播完的《小希的洋菓子》,都是NHK晨間劇。

銀山溫泉街道。(圖:作者提供)

晨間劇一年推出兩齣,每次半年,每集十五分鐘,中午重播一次,鎖定的觀眾當然是家庭主婦,因此議題多半偏軟,像剛剛舉的幾齣名劇,都是以女性的生活為背景,但這些劇本雖然主題較軟,內容卻並不輕鬆。

在《阿信》當中,對戰爭的批判、對戰前日本貧富差距的批判,其實都相當嚴厲,對歷史的詮釋也相當考究。裡面有對國家體制不滿最後卻難逃國家暴力的逃兵,也有因為大正民主時代而造就的左翼青年。關東大地震、戰爭、戰後的經濟復甦,彷如一部日本現代史的描寫,這種女性視角的時代描寫,一直是晨間劇的重要元素。

《阿信》於1983年開播,該劇於日本國內平均收視率達52.6%,成為史上最高收視日劇。(圖:網路)

前幾年推出的《糸子的洋裝店》,在以女性角度出發的戰爭描寫,也極為出色。劇中的糸子對「愛國婦人會」的抵抗,爭取軍衣縫製生意保住家中裁縫機不被軍方徵用,或者描述戰爭對「美」的摧殘,都相當出色。而描述戰敗後盟軍佔領期間的國民心情,也有相當程度的批判與反省。

前幾年大受歡迎的《小海女》,描述東北大震災之後的心理創傷,關於居民對「社區」、「重建」的想像與期待,以及永保希望的描寫,不落入俗套,也受到觀眾的大歡迎,甚至在當年的「紅白歌合戰」裡加入了整段的「小海女」橋段,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前幾年大受歡迎的《小海女》,描述東北大震災之後的心理創傷,對於居民對「社區」、「重建」的想像與期待,以及永保希望的描寫。(圖:網路)

台灣雖然大量引進日劇,但這些日劇似乎僅僅造成台灣戲劇收視的衝擊,並沒有帶來戲劇圈對歷史的深度思考。這幾年公共電視雖然推出不少好作品,卻總是曲高和寡,收視很有限。像NHK這樣每幾年就可以以「大河劇」或「晨間劇」橫掃影劇圈的作品,幾乎從來沒見過。

成本當然是一種考量,但對於歷史的無感,似乎才是影劇圈無法進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因為這樣,《阿信》留給台灣的,最後似乎只剩下更改成國語配音、台語配音,然後無限的重播,還有劇末歐陽菲菲演唱的主題曲〈感恩的心〉。

附帶一提,這首歌也是1995、96年國民黨的選舉主題曲,隨著宣傳車在大街小巷播放,最可笑的是,緊抓著這首歌,一直到2016年總統選舉的開票之夜,國民黨還在演唱這首歌。一齣對歷史充滿批判的作品,片尾曲最後卻變成要感恩國民黨對台灣幾十年來的努力建設,這當然是歷史對台灣開的一個大玩笑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