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透視北京》北京不應誤判蔡英文的善意

在大選之後,儘管中國鷹派偶有對台動武說的情緒發言,但事實上,中國目前面臨諸多轉型問題,需要穩定的兩岸關係作支撐,對台動武對中國未必有利。蔡英文的選前訪談、中國媒體報導對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肯定,甚至是吳釗燮訪美時的說法,都足以支撐這個論點。倒是台灣少數媒體刻意渲染中共演習議題,出發點耐人尋味。

范世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

2016年的台灣大選,雖不能說是對於九二共識的公投,但朱立倫與馬英九在選舉中並沒有提出太多政見,反而把選舉主軸放在九二共識,對蔡英文的最大攻擊點也是九二共識。他們認為蔡英文在不支持九二共識的情況下若當選總統,兩岸關係勢必「地動山搖」。

一、蔡英文不可能在選後支持九二共識

如今,蔡英文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下高票當選,證明台灣人民並不在意此點,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恐嚇牌」沒有效果,也代表「九二共識」四字已經被馬政府的執政無能所拖累,甚至被「污名化」。因此,期待蔡英文在選後承認九二共識,並不實際,因為她不可能違背龐大的民意。

另一方面,選前一天的周子瑜事件,證明中共對於中華民國仍是零容忍,周子瑜拿中華民國國旗竟被指為是台獨,還必須公開道歉。這顯示國民黨所堅持的九二共識核心價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並不存在,中共根本不給「各表」的空間。當周子瑜事件引發台灣民眾不分黨派、不分藍綠的同仇敵慨,證明九二共識只有「一中」而無「各表」時,蔡英文不可能在選後直接承認九二共識。

何況這次選舉中,周子瑜事件激發了年輕人的投票意願,直接受益者就是蔡英文、民進黨與時代力量。這樣的選民期待,蔡英文難以逆勢而為。

蔡英文在不承認九二共識下高票當選,證明台灣人民並不在意此點,國民黨的「九二共識恐嚇牌」沒有效果。(記者王敏為攝)

二、北京冷處理兩岸關係並不利於己

選後,中國國民黨新生代醞釀將中國兩字拿掉,代表台灣主流民意已經改變,「天然獨」的確存在。何以致此?2000年陳水扁當選,大陸冷卻兩岸關係,反而提供了反中教育的溫床,成果就在這次選舉中展現,民進黨大勝,時代力量成為第三大黨。

(一)兩岸經貿關係下降會使得雙方連結斷裂

蔡英文在選前已表達有條件開放美豬,顯見台灣將儘快加入TPP,臺美經貿關係將更緊密;並藉由「新南向政策」,降低對大陸經濟的依賴。而從這次選舉可看出兩岸社會的巨大差距,由於各自具有相斥性極高的「主流民意」,使得兩岸社會交流遇到結構性阻礙。至於兩岸的政治交流,即便舉行了「馬習會」,但雙方的政治互信仍然相當薄弱。

如果連兩岸經貿關係也下降,則兩岸將漸行漸遠。過去以來,兩岸經貿關係是兩岸的重要連結,是「經濟基礎」,如此才能進行雙方在「上層建築」的社會交流與政治互動。所以,中共若刻意冷凍兩岸經貿關係,只會使得兩岸的重要連結與臍帶斷裂,從宏觀層面來看,這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長期發展。

兩岸由於各自具有相斥性極高的「主流民意」,使得社會交流遇到結構性阻礙。至於政治交流,即便舉行了「馬習會」,但雙方的政治互信仍然相當薄弱。(AP)

(二)中共冷處理兩岸關係無益於對台大局

選後,中共如果冷處理兩岸關係,甚至對台灣進行報復,例如讓台灣出現雪崩式斷交、限制台灣在國際組織的活動、限縮陸客來台、對台進行經濟制裁等,只會讓台灣更「一邊倒」的與美、日站在一起,不但「天然獨」繼續深化,台灣甚至可能成為全球的反中基地。如此,習近平所說的「兩岸心靈契合」將永難實現,而從「中國夢」的歷史大局來看,也對大陸無益。近來,美國要求台灣放棄南海11段線的主張時有所聞,如果成真,將衝擊當前大陸主張南海主權的正當性;倘若北京對蔡英文持續強硬,只會增加此事發生的機會。

三、鷹派的「對台動武說」流於情緒

當然,中國很多人說,兩岸關係冷就冷吧,誰怕誰?甚至也有人說,「敬酒不吃吃罰酒」,給你軟的你不要,那就打吧。

(一)羅援講話只代表一部份人的聲音

中共解放軍退役少將,同時也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秘書長的羅援,1月25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大陸將會竭盡全力爭取「和統」,「將以兩岸人民最小的代價換取國家統一的最大利益」。但他強調,雖然大陸曾經承諾「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如果台獨分子把我們逼入牆角,我們別無選擇,只有武統」。 1月20日中央電視台也報道,解放軍駐福建第31軍在東南沿海展開大規模實火與登陸演習,似乎是在選後對台灣進行「武嚇」。

羅援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大陸將會竭盡全力爭取「和統」,「將以兩岸人民最小的代價換取國家統一的最大利益」。(維基共享)

(二)對台動武對中國未必有利

如果台灣不搞法理台獨,不挑釁國際,民主成果斐然,中共對台動武的正當性就會不夠,勢必遭致全球指責。大陸當前推動「大國外交」,以大國自居,如果對台動武的理由不充分,進而造成區域危機,將有損其大國地位。

而即便中共不理外界批評,執意動武,恐怕要面對的不只是台灣,還有美、日,因為他們不樂見台海成為中國的內海。美國長期與台灣進行緊密的軍事合作,台灣對美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台灣海峽更是日本石油運輸的重要「生命線」,台灣更與釣魚台、琉球群島相連,攸關日本的東海安全,而日本的「集體自衛權」也沒有將台海排除在外。因此,中共對台動武不能忽略美、日的因素。

更遑論若對台動武,對於中國自身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所可能帶來的巨大衝擊。當前習近平的權力尚在鞏固之中,軍改還在起步階段,加上大陸經濟增長趨緩,股市發生「熔斷」,對台動武只會使諸多問題雪上加霜。

(三)台灣毋須自亂陣腳

蔡英文與民進黨在這場大選中「狂勝」,中國內部若干人士的不滿情緒反應可以理解,有所謂「對台動武說」也不讓人意外,但這不會是主流民意,對於兩岸關係發展與大陸自身來說也無益。對台灣而言,則毋須製造內部恐慌與自亂陣腳。事後證明,1月20日中央電視台的福建演習報導,根本是剪接過去的影片,《環球時報》也指出此次演習是例行性的。中共國防部新聞局22日表示,媒體的相關報導是對部隊去年組織演習訓練的綜述,不必過度聯想和解讀;該演習是在選前舉行的。由此可見,連中共都不願意炒作這個議題,台灣少數媒體卻刻意渲染,出發點耐人尋味,但台灣實在毋須自己嚇自己。

台灣大選後,中央電視台軍事頻道20日晚間公布一則共軍日前在台海附近軍演的消息。但20日央視的福建演習報導,其實是剪接過去的影片。(央視截圖)

四、習近平與蔡英文正在相互釋放善意

選前11天,中共國台辦宣布,開放南昌、昆明、重慶3市居民來台中轉。同一天,我經濟部宣布將赴北京進行貨貿談判前的諮商會。選前5天,海協會表示,海基與海協就互設辦事機構進行新一輪業務溝通,中共釋放這些「善意」,不是為了拉抬藍營選情,而是針對蔡英文。加上選舉過程中,中共鮮少批評她。所以選後蔡英文在1月中旬接受《壹週刊》專訪時說,選舉期她非常能夠了解對岸的善意,對岸在這次選舉,其實是非常克制的。

(一)蔡英文提出「九二事實說」

1月21日蔡英文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說,強調兩岸基於「既有政治基礎」進行互動,首先是「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此一「九二事實」,就是對九二共識的回應,「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也可解釋是「一中各表」。其中第二點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除了代表蔡英文不會搞法理台獨外,中國也可解釋是她接受了「一中憲法」。

21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針對蔡英文的說法表示,「我們注意到了相關報導」,這是正面的回應;24日中共官媒《中評社》」則表達肯定之意。

(二)吳釗燮展現對中共的「體貼」

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1月19日在華盛頓表示,兩岸關係並非這次選舉的突出議題,民進黨的勝利也不能被看成是北京當局對台政策的挫敗。

基本上,中國媒體在選後不斷提出蔡英文的當選,不是習近平對台工作的失敗,而是台灣內部因素所致,是馬政府施政不佳所致。1月16日,包括記者遠猷在《人民網》發表題為「理性看待臺灣二合一選舉」的評論,《新華社》記者陳斌華與陳鍵共同發表的「不畏浮雲遮望眼-且談如何看待臺灣大選投票結果」一文,都高度肯定習近平對台政策的正確性,以避免有人要求習近平對此次台灣選舉的結果負責。

吳釗燮1月19日在華盛頓表示,兩岸關係並非這次選舉的突出議題,民進黨的勝利也不能被看成是北京當局對台政策的挫敗。(中央社)

因此,吳釗燮的說法,符合習近平的政治利益,也關照到中共當局的處境。這種善意與體貼,增加了民共間的默契。也顯示民進黨對於中共的理解,更為深入而細膩,這與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時相較,猶如天壤之別。

五、結語

大陸目前面臨諸多轉型問題,需要穩定的兩岸關係作支撐。週邊包括與北韓、日本、菲律賓與越南,都有相當程度的摩擦,在東海與南海均不平靜的情況下,台海的穩定更為重要。因此,如果蔡英文已展現善意,提出「九二事實說」,不公開反對九二共識,在2月1日立院開議後,積極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陸生納保,則中共也應善意回應。

如果兩岸誰都不願開第一槍,加上美國的斡旋,包括選後立即派遣副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前副國務卿伯恩斯訪問台北,則相信兩岸就不會重蹈2000年時彼此誤判對方善意的覆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