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方反思》民眾追雪、農民淌血、中央冷血

極端氣候已屬常態。我們若要顧及農業生產、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就不能再放任農民自行承擔各類天災的風險。同樣的,中央政府也不能再以消極的補償金發放,解決台灣的農業問題。

張花冠

此波霸王級寒流橫掃全台,全台許多地區降下罕見的白雪,民眾紛紛追逐白雪的蹤跡,驅車前往,或在臉書貼文打卡。但大家歡樂享受雪景之餘,寒害所造成的農業損失,卻是農民心中難以泯滅的傷痛。

阿里山森鐵祝山線今晨6點43分因鐵軌覆雪停駛,創10年來第一遭。(圖:台鐵提供)

而令人氣憤的是,中央政府對此波寒害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卻毫無警覺,事先不但並未提出任何因應對策,事後亦無人親赴第一線勘災,更遑論思考台灣未來發展之路,可說冷血至極。

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環境將造成顯著影響,並非新鮮事

早在十年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拍攝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就已討論全球暖化對政治、經濟及人類生活形態的影響;而著名的災難電影《明天過後》更深刻描繪出北極冰棚融化將如何引起地球氣候一連串的急劇變化。 極端氣候造成的風險與危害,農業縣的感受更為深刻。以設施小番茄為例,去年底因出現暖冬,氣溫高居不下,使得雲、嘉地區的小番茄產量大幅衰退,整體品質亦不如往。而今年開始氣溫突然下滑,濕度變化大,許多農民更反應小番茄裂果比率高達三成,可說苦不堪言。如今此波寒害造成的災損更是慘重,光是昨日媒體初估,高雄預估農業損失即達千萬,台南養殖漁業損失將近一億,而嘉義養殖漁業損失也達五千萬。

此波寒害造成的災損,光是昨日媒體初估,高雄預估農業損失即達千萬,台南養殖漁業損失將近一億,而嘉義養殖漁業損失也達五千萬。(記者蘇福男攝)

當極端氣候已屬常態時,我們難道只能坐以待斃?任由農民承受各類自然風險或水旱災?

人類發展農業的目的,就是為了抗拒天險,以尋求穩定的食物供應方式。而人類之所以能從採集、狩獵社會進化至農業社會,憑藉的就是農業技術的精進,與耕作設施的完善。因此,數千年前老祖先即以修築水利灌溉工事,提供穩定的水源供農作物生長。而早期嘉南平原均為生產力低落的「看天田」,但自八田與一建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後,看天田一夕間轉為水田,台灣的農業生產力才出現革命性的突破,嘉南平原才成為台灣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與糧倉。換言之,技術與設備才是推動農業升級轉型最重要的因素。

早在多年前嘉義縣即已預見極端氣候對農業發展的衝擊。農民的種植經驗就清楚顯示,均溫不管是上升或下降一度,對農作、水產與畜禽都會造成顯著的影響,所以業界普遍流傳一句話:「千金難買一度C」。

早期嘉南平原均為生產力低落的「看天田」,但自八田與一建造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後,才一夕間轉為水田,嘉南平原才成為台灣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與糧倉。(資料照,圖:嘉南農田水利會提供)

氣候變化雖會造成農業生產的損失,但若能預先投資相關設施與設備,結合先進的農業技術,就能有效降低各種風險。去年爆發的禽流感災情就是最佳明證,政府付出的補償金就將近20億,但若能這筆經費預先投資、全面推廣環控禽舍,既可降低水禽染病風險,所需經費不但不需要20億,還能大幅減少相關社會成本。同樣的,不僅是種植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亦能透過設備的改善(裝置加溫設備),減少寒害的侵擾。

此波霸王級寒流侵台,早在上星期就已預知。我們除加強宣導、提醒農民注意外,主動幫忙漁民搶收凍暈的虱目魚,更積極協調加工廠,主動大量收購虱目魚,製作虱目魚丸,以減輕漁民的損失。但同樣面對寒害,中央政府卻毫無作為。

嘉義縣布袋鎮文蛤池混養的虱目魚凍死,漁民頂著寒風打撈。對於這波寒害造成的農民損失,尚不見中央政府有任何相關作為。(記者蔡宗勳攝)

事發至今,亦未見任何中央官員下鄉勘災,只見農委會官員在辦公室做出將提高現金補助的決定,就自認已完成應負的職責。如果官員只知靠發錢來解決問題,這是否意謂任何人都能勝任農官的職位?這樣的作為是否過於冷血?

此波寒害已充分顯示,極端氣候已屬常態。我們若要顧及農業生產、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就不能再放任農民自行承擔各類天災的風險。同樣的,中央政府也不能再以消極的補償金發放,解決台灣的農業問題。相反的,日後更應積極推廣設施農業,引進新的技術與設備,達成農業的升級與轉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