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拜拜!中華民國

鄭麗伶

容我講古一下。話說當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台灣學生組織有二,分別是中華民國和台灣同學會。兩者初期屬性和活動有相當差異,但隨著時代演進和反應現實,兩會已在2006年合併為威大台灣同學會,不過這是題外話,和標題沒有關係。

故事是十五年前,當年隸屬台灣同學會的布袋戲團受邀參加女童軍活動。多年來威大台灣布袋戲團以英文發音布袋戲和投影片介紹並推廣台灣,結束後主辦單位熱情致謝,並表示這個方式比「去年的」好。原來,中華民國同學會也曾設攤介紹台灣;據說幾位留學生努力想讓一群十多歲的美國小孩了解,台灣是ROC, 和香港不同,也不隸屬中國。但落落長的歷史課後,一個頭昏腦脹的女童軍問道:「喔~所以你們來自香港嗎?」

別以為這是個例或孩子年紀小。事實上七年前在洛杉磯轉機前往紐西蘭,一位紐西蘭航空的地勤小姐就把本人的護照翻來覆去。對照我填寫的個資後狐疑的問:「你出生地是台灣,為何護照裡是中國(Republic of China)?但塑膠套上又是台灣?」她所指的是自己多年來的寶貝;是台灣e店買到印有Taiwan Passport和「台灣護照」美美的封套。

待我解釋正式國號雖為中華民國但本人偏好台灣,接著是更嚴重的問題:「那你們被中國管嗎?」拜託!當下把護照翻到最重要的條碼頁,請她看清TWN的國家代碼:「你指的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政權;從他們1949年建國起,一天也沒管過台灣!」看著才掃描的護照條碼,她終於弄懂了:「原來如此,台灣就是台灣。」如此對話並非特例,二十多年來本人有四次經驗在國外機場被對方要求出示「台灣簽証」。航空公司的理由都是持中國護照到台灣須簽証,而罪魁禍首當然就是護照上的China。

作者二十多年來有四次經驗,在國外機場被對方要求出示「台灣簽証」。航空公司的理由都是持中國護照到台灣須簽証,而罪魁禍首當然就是護照上的China。(資料照,記者李立法攝)

也就是說,當馬英九為了討好習大,在數百名國際記者前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時,誰理你什麼「九二」東東,大家聽到的是「一個中國」的認證,而這個中國永遠不會在泛藍硬拗下變成ROC。講白一點,馬先生等同是對著全世界喊:拜拜!中華民國。

許多人憤怒馬先生喪權辱國出賣台灣人民,但個人以為馬習會最大的成就是這個人終於說了真心話;而馬的「一個中國」也反應國民黨人最愛說嘴的「國際現實」。近日上政論節目的藍營,在壓倒性證據前最常見的論點:「沒辦法啊,台灣很小中國很大,這是國際現實,換成蔡英文也沒轍。」然而,真正的國際現實為何?

國際現實是ROC的聯合國席位早在1971年被PRC取代。還承認我國的邦交國由66萎縮至22個。最後一個斷交國,就是馬先生2012年出訪並與賈梅總統PK伏地挺身的甘比亞。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不是台灣,ROC今天會在哪裡?

國際現實是:全球都稱我們台灣,但國民黨和共產黨說正名為台灣就是台獨;而每逢選舉時國民黨卻又把台灣當提款機。

國際現實:是一中不僅是謊言也是笑話。明明兩個國家至少是「二中」,但一拖拉庫人裝肖,一加一等於二也不懂還罵人不夠實際。

國際現實是:即便邦交國少,但全球仍接受台灣的事實。否則,國人持車輪牌加註TAIWAN的護照,怎麼沒被各國海關刁難或禁止出入境?

國際現實是:我們護照的條碼是TWN不是ROC;網站也都以TW收尾,不是RC,更不是CN。

國際現實就是正熱烈進行的世界12強棒球賽中,美、韓、墨等國都稱我國Taiwan,不是當年被蔣經國硬扣台灣頭頂的金箍咒Chinese Taipei。當年的國際現實是奧委會力邀以「台灣」名義參與,連車輪國旗和國歌都不必改,但國民黨就是無法忍受台灣在國際舞台發光。今天當他們還有臉大呼「國際現實」時,怎麼不談蔣介石是如何昧於「國際現實」,致台灣於死地也不肯以「中華台灣共和國」的國號留守於聯合國?

然而,人民也當認清一個更重要的「國際現實」。全球都認定台灣享有自由和民主的制度,只要我們繼續投票給國民黨,世界也會認證台灣人同意習近平的「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民主就是這麼回事,誠如美國總統小羅斯福曾說:「人民不可忘記,政府不是一個莫名的權力,政府其實是就自己。我們的民主最終的統治者並非總統、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而是這個國家的選民。」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