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日本自由行》從破產小島變成豐饒之島:海士町的重生傳奇(下)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核能安全神話破滅,海士町在隔年斥資3億圓建設「海士町海藻中心」著手綠能產業。島上經常舉辦研討會,島民從15歲到70歲大家聚在一起腦力激盪,隨時都在擠出新點子準備往前衝。

林翠儀

日文的「無いものは無い」這句話有兩種意思,可以解釋為「沒有的東西就是沒有」也能解釋為「沒有叫做『沒有』的東西」,好像在繞口令,但其實有很深的寓意。

海士町公所員工的名片,大大地打上該町的標語「ないものはない」。(http://www.town.ama.shimane.jp/topics/3000-1/post-72.html)

在2003年至08年之間瀕臨破產邊緣的離島小鎮海士町,2011年大膽地打出了這句話當做他們的行銷標語,一方面自嘲「都市有的,島上統統沒有」,但在另一方面又很自負地說「所有重要的、該有的,島上統統都有」。

海士町位於日本海隱岐諸島的中之島,距離島根半島約60公里,隱岐諸島是日本誕生的「大八洲國」神話中,天神開天闢地時最先創造的8座島嶼之一,但是「神之子」並沒有特權,這座小島和日本其他620多個有人居住的離島並沒什麼兩樣,因為老年人口凋零和少壯人口外流,面臨荒島化的危機。

海士町所處的隱岐諸島是日本誕生之初的8座島嶼之一。(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最大的危機來自2002年小泉內閣提出的「三位一體改革」政策,那是一個關於中央補助款與地方稅制改革的大工程,簡單的說,中央政府不再是有求必應的提款機,地方能做的由地方自己做,再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中央放手、地方自謀生路,混不下去的就砍掉重練。

長期仰仗中央補助的海士町頓時陷入了空前的財政危機,當時他們有一項選擇就是與其他離島合併,但海士町是一島一町,合併對財政或許稍有助益,但卻是杯水車薪,2002年當選町長的山內道雄分批和島上14個地區的居民開會,最後決定不加入所謂的「平成大合併」,選擇單打獨鬥自闢生路。

海士町重生的最大推手山內道雄町長,2002年當選至今已任第3屆,沒人想換掉他。(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怎麼解決財務問題,避免海士町真的走上破產一途,山內町長率先帶頭減俸,只領一半的薪水,町公所的員工也接著響應,幹部自宮4成薪水,職員則減薪16到30%,全町因此省下2億圓的人事費用,成為日本薪水最低的自治體。

海士町是「神之子」,雖然沒有特權,但仍受到上天的眷顧。這裡有豐富的物產,海裡撈起來的是肥美的海鮮,甜美的湧泉可以種出良質的稻米,還有優質的黑毛和牛。

這些物產雖然足夠島上居民自給自足,但內銷市場卻無法讓他們賺取多餘的金錢以償還龐大的地方債務。海士町沿岸捕撈的岩牡蠣、海螺、烏賊和烏參都屬上等貨,但因位處離島,這些漁貨都必須運到鳥取縣境港拍賣,單趟3小時的船程,讓漁貨鮮度下降,價格和競爭力也相對下降。

海士町岩牡蠣。(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海士町白烏賊。(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山內町長決定進行從根源改善供貨品質,成立第3部門「故鄉海士」,引進「CAS冷凍系統」(Cells  Alive  System),這是一種將漁貨凍結保鮮又不會破壞組織的冷凍新技術,一套系統的費用雖然僅約1億圓,但放置這套設備的建築物造價卻高達5億圓。

這是海士町的大賭注,縣議會面有難色,勉強通過了這筆預算,但大部分人都看衰,認為不可能賺錢。CAS冷凍中心在2005年落成啟用,經過2年試行錯誤,第3年邁入正軌,2012年營收達2億圓,決算盈餘595萬圓。

以前海士町的漁民1年的收入約80幾萬圓,辛苦捕魚的所得大都花在運費、冷凍費、漁會與漁市場手續費上,現在這些費用省了大半,海士町的漁貨可以行銷到大都市的百貨、超市,甚至賣到國外,在烏賊盛產的季節,1位漁民2個半月最高可獲利600萬圓。

冷凍技術讓海士町的漁貨可以像現撈的一樣送到消費者手中,但這其中還牽涉到許多的產銷策略。

山內町長將整個海士町當做公司經營,創立品牌、開闢行銷市場,春天最肥美的岩牡蠣被命名為「岩牡蠣.春香」(いわがき・春香)、彈牙爽口的烏賊叫做「白烏賊」(しろイカ)。海士町居民吃的咖哩飯習慣放海螺而非肉類,上集介紹的伊藤喬「離島廚房」讓這項在地小吃也變成了「海螺咖哩」(サザエカレー)調理包,現在年銷2萬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的施政報告還特別以此為例,說明讓年輕人參與地方創生的重要性。

除了海產,海士町飼養的黑毛和牛也是絕品,但以前當地農戶只是傻傻地將仔牛賣到外地賺取微薄利潤,山內町長於2004年成立「隱岐潮風農場」(隠岐潮風ファーム)開始發展畜牧業,並建立了「隱岐牛」品牌,現在海士町每年可以出品200頭隱岐牛,市場評價並不輸給松坂牛。

養在山坡上的隱岐牛。(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開闢行銷市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上集介紹的「行商人」伊藤喬是其中之一,他靠著「離島廚房」餐車在東京等大都市行銷海士町的物產,營業額是其次,重要的是打響海士町的知名度,淳樸的離島漁夫們一聽到天龍國東京人對他的漁貨讚不絕口,更是爽度爆表幹勁十足。

懂得賺錢也要懂得花錢。

首先當然要穩住島上的人口,接著是吸引外地人加入。

海士町人口約2400人,在隱岐諸島中算是小島,年輕人口外流的起點,通常是因為求學,島上有間縣立高中「島前高校」,2008年度學生人數低破30人,若再繼續減少就要走上廢校或併校一途,屆時島上15歲以上學子將被迫到外地求學,不但人口將會流失,外地求學需要的費用也是一筆很大的負擔。

為避免廢校,海士町主動出擊推出「島前高校魅力大作戰」計畫,海士町到大阪和東京等大都市舉辦離島留學說明會,學校開設了以報考名門大學為主的「特別升學班」和培養在地經營人才的「地域創造班」。提供外地來的學生旅費和餐費等補助。

海士町唯一的高中「島前高校」。(http://www.huffingtonpost.jp/2013/11/07/ama_n_4232760.html)

2012年度島前高校為此增班,2013度入學人數達45人,其中有22人來自島外,包括東京來的學生,甚至有杜拜回來的歸國子女,現在要申請到海士町「留學」恐怕要比擠進東京的名門高校還困難。 

除了學生,海士町也用很聰明的做法吸引外地人移居島上,日文稱為「Iターン」(I turn),意指從都市移居鄉下,有別於從都市返鄉的「U turn」。

海士町不只提供居住與行政服務等多項優惠條件,最聰明的做法就是推出「研修生」制度,研修生像「試住」一樣,可以到島上研習產業經營或產品開發等技術,來這裡不是傻傻地過日子而是參與,等到研修期滿後可自由決定要留下或離開,島民不會有過多的期待,研修生也不會有過多的壓力,就像日劇「小海女」外婆的名言「來者不拒,去者不追」。

從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間,總共有近300戶430多人移居到島上,從人口比例來看己經夠驚人了,更驚人的是移居者的年齡20多到40多歲的青壯年,而且其中不乏一流大學畢業或曾在大公司任職的社會精英,這些人全部成為海士町重生的生力軍。

例如「島前高校魅力大作戰」的策畫者岩本悠,原本任職於SONY公司。另一位來島上成立加工廠,將烏參乾貨賣去中國賺外匯的宮崎雅也則是一橋大學畢業。 

磯谷奈緒子原本服務都會區的飯店,2000年她到島上研修商品開發,後來和島上居民結婚定居,2007年提案開設了島上第1家公共圖書館「海士町中央圖書館」,她的野心就是要讓整座島都變成圖書館。

海士町圖書館讓孩童舒適地閱讀童書。(http://motokurashi.com/shimane-amacho-library/20150410)

從外地移入的磯谷奈緒子在海士町圓夢。(http://motokurashi.com/shimane-amacho-library/20150410)

同志社大學畢業後在IT創投企業任職的信岡良亮,2007年辭職移居海士町,2008年在島上開設公司「株式会社巡の環」,2014年以東京為據點繼續為鄉村與都市尋找連結性,他以江戶時代的「藩邸」(地方大名在江戶的官舍)提案推出「島的大使館」,自己也被山內町長任命為海士町的特命大使。

期間限定的「島的大使館」,拉近都會人與離島的距離。(http://ameblo.jp/yotsuyabar/entry-12064959632.html)

「株式会社巡の環」在海士町的辦公室。(http://motokurashi.com/simane-amatyo-okabe/20150414)

不止是島外來的移民,海士町土生土長的居民也活力充沛,民宿但馬屋的老闆娘宇野貴惠原本在島外擔任護理師,返鄉後將家裡原本的榻榻米店改為民宿,餐點全部自給自足。

民宿但馬屋,原本是家榻榻米店。(http://motokurashi.com/shimane-amacho-tajimaya/20150416)

但馬屋的晚餐中的大鮑魚是老闆娘自己捕撈的。(http://motokurashi.com/shimane-amacho-tajimaya/20150416)

但馬屋元氣老闆娘宇野貴惠原本在島外擔任護理師。(http://motokurashi.com/shimane-amacho-tajimaya/20150416)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核能安全神話破滅,海士町在隔年斥資3億圓建設「海士町海藻中心」著手綠能產業。島上經常舉辦研討會,島民從15歲到70歲大家聚在一起腦力激盪,隨時都在擠出新點子準備往前衝。

回頭再想想「無いものは無い」充滿哲理的意涵。其實當我們看清楚自己「沒有什麼」的時候,同時也會看到自己「有什麼」,選擇用正面的方式去看待,或用負面方式去感嘆,全在一念之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