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鹿兒島的西鄉隆盛

也許是因為政治的日常現實無聊無趣,人們對於所有高潮迭起的劇情,就賦予了奇異的感情,悲劇英雄於焉顯現。西鄉隆盛雖是叛亂而死,但浪漫熱情、又不愛牌理出牌的性格,儘管一生以悲劇收場,卻使得他在死後被日本人以悲劇英雄的視角重新詮釋。

李拓梓

日本列島最南端的鹿兒島,舊稱「薩摩」,並不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百貨公司很無聊,市街有點蕭條,觀光客也遠無北九州的福岡、熊本那麼多。鹿兒島最知名的食物是豬肉,最受歡迎的飲料是燒酒。但喜歡這裡的人,都會知道,這裡有著最多跟明治維新有關的名人,「維新三傑」當中,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是薩摩人。在鹿兒島的街上行走,簡直就是人物雕像博物館,每走幾步路就看見幾位歷史人物的銅像佇立街頭。

木戶孝允、西鄉隆盛與大久保利通,被稱作「維新三傑」。(維基共享)

但這些名人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西鄉隆盛。他是一位悲劇英雄,維新是因為他力主薩長同盟而成,但維新之後主張「征韓論」的他,與主張強固內政體質的長州派政府團隊關係不睦,最後爆發了日本史上最後一次內戰「西南戰爭」。西鄉兵敗,戰死在鹿兒島的城山地區,至今城山還有「西鄉洞窟」供民眾憑弔這位歷史名人。

不過有趣的是,即使是因叛亂而死,日本人並沒有因此而認為西鄉隆盛對國家不忠。日本人多認為,西鄉的叛亂是因為對於明治政府上「全盤西化」政策的反彈,「征韓論」則是為維新之後因四民平等而失去優勢地位的武士階級尋找出路。因此西鄉的叛亂算是情有可原。

西南戰爭中,西鄉軍與官軍激戰的浮世繪。(維基共享)

還有內村鑑三《代表的日本人》這樣描述,他說,西鄉成為叛軍領袖,是被迫領導因為他的主張而決心叛亂的薩摩武士,而不是因為他自己的野心。也因為如此,西鄉戰死之後,找到他屍首的官軍立即通令不得無理。這些說法,是今人解釋西鄉叛亂最主要的幾個原因。也因此,電影「末代武士」之中,渡邊謙飾演的勝元,以最後武士自居,就很有影射西鄉隆盛的感覺。

不過西鄉的歷史評價有點兩極,名作家司馬遼太郎就覺得,日本人喜歡浪漫主義卻不知變通的西鄉,勝於深思熟慮、步步為營的大久保利通,這是一種人格的不成熟。司馬遼太郎甚至認為,這種對於悲劇、犧牲的崇敬,鋪成了日後日本一步一步走向愚蠢戰爭的道路。司馬遼太郎對西鄉的評價,讓我想起《紙牌屋》裡面一句經典的台詞。

烈士最渴望的就是壯烈犧牲。

西南戰爭中的西郷軍。(維基共享)

也許是因為政治的日常現實無聊無趣,人們對於所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也賦予了奇異的感情,悲劇英雄於焉顯現,而西鄉以其威望與人格,成為了這種心情投射的最佳標的。也正是如此,叛亂過後一段時間,當西鄉獲得政府平反,得以塑像的時候,人們再一次用悲劇英雄的視角,重新詮釋這位末代武士,對於他的「不合時宜」,就輕輕放下了。

有關西鄉隆盛的銅像,最有名的兩尊,一尊是東京上野公園內牽著薩摩犬的西鄉像,那是著名雕塑家高村光雲的作品。另外一尊,就是在鹿兒島城跡附近,由另一位雕刻家安藤照創作的現代軍裝照。不過高村光雲的作品因為牽著狗,表情逗趣,又在人來人往的上野公園,似乎比較受到歡迎。

位於東京上野公園,高村光雲的雕塑作品,西郷隆盛像。(維基共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