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博硯「說」法》綠能改變的鄉村風景

能源轉型看似已成為世界各國都在規劃進行的工程,起步最早的德國,顯然已有豐碩的成果。以德國為例,儘管電價昂貴,短時間內看似不利綠電發展,但若仔細分析其電價結構以及德國綠電發展前景,就會發現綠能仍然是一條值得投資的道路。

胡博硯

今年,法國政府將職司核能發展與管制的法國原子能委員會改制為「原子能暨再生能源委員會」,象徵法國也展開了能源轉型。法國目前尚有高比例的核電,但計劃藉由再生能源的發展逐步降低核電比例。同時,歐巴馬也表示美國的電力現況未來將有所改變。

能源轉型看似已成為世界各國都在規劃進行的工程。起步最早的德國,顯然有了豐碩的成果。八月份去了趟德國,距離上次造訪已有三年之久,這三年景觀變化之大,令人無法想像,除了鄉村多了許多風力發電設備,家戶的屋頂也多了太陽能板。柏林的街頭,四處可見電動車充電設施,德國這三年來對於綠能的衝刺,已不單只是數字呈現的變動,整體的市容景觀也隨之改變。

德國鄉村家戶的屋頂上的太陽能板。(REUTERS)

回到台灣的再生能源現況,以風力發電來看,在裝置配比上,台電握有數量不及一半,而擁有約35萬瓩裝置容量的則是在苑裡因風車設置與居民衝突的英華威公司;在太陽光電上,103年底,太陽光電裝置為43萬瓩,絕大部分為民間設置,尤其在經濟部「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下,民間設置太陽能裝置的意願大幅提升,而水利發電則由台電掌控,但由於綠電佔比不高,對經濟發展影響並無足輕重。

反觀德國,在電業自由化下,供電早已由不同的民間企業負責。早期這些再生能源設備都掌握在私人企業或者是NGO手中,現在則除了大量的小型裝置由個別私人控制,以及能源公司對於風場的大量投資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投資來源:基金,能源基金對於再生能源設備的設置地位舉足輕重,其所擁有的設備數量,也已超過10%。

德國在電業自由化下,供電早已由不同的民間企業負責。除了大量的小型裝置由個別私人控制,以及能源公司對於風場的大量投資外,能源基金對於再生能源設備的設置地位舉足輕重。(AP)

綠電的就業機會

在台灣,綠色能源似乎仍停留在「只有環保人士才會使用」的既定印象上。然而,只要綠電能形成一個經濟,自然就會吸引投資者,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例如,2013年綠能就為德國創造了37萬個就業機會,其中37%是風力發電,24%生質能源,另外太陽光電提供了18%的就業機會。除了工程人員外,綠能領域專業管理人員也大量缺乏。

錢從哪來?

綠電能在德國如此蓬勃發展,靠的就是《再生能源法》以及其規範下的「躉購制度」。由再生能源裝置所產生的電能20年內均由國家保證全數收購,以確保投資者的投資報酬。然而,截至2014年,德國政府已在再生能源躉購上花了4,120億美元,前任德國環境部長 Peter Altmaier 甚至預估FIT計畫的花費將於2022年達到8,840億美元。從單項補貼來看,2013年風力發電每度補貼0.782歐分、太陽光電2.210歐分,儘管風電花費最高,但就產出度數而言,每年花費最多的是太陽光電。不過,德國政府也不是冤大頭,躉購費率與市價中的差距由消費者來負擔,所以德國的電價之貴有其道理。

綠電能在德國如此蓬勃發展,靠的就是《再生能源法》以及其規範下的「躉購制度」。由再生能源裝置所產生的電能20年內均由國家保證全數收購,以確保投資者的投資報酬。(AP)

依據德國能源與水利協會的預估,今年的電價一度電平均為28.81歐分,這個費用包含躉購費用轉嫁的附加費6.17歐分,占21.6%,營業稅16%,4.6歐分,另外還有2.05歐分的能源稅,這個能源費用中有40%以上為稅,與附加費加起來佔比超過50%以上,再生能源附加費用的上漲,確實成為了電費持續上漲的罪魁禍首,2003年附加費才0.41歐分;2007年破一歐元後,直線上升到2014年的6.24歐分。而德國的電費從1998年的17.11歐分一度電因此來到了歷史新高的29.13歐分。這樣的電價顯然對再生能源發展相當不利。

也有媒體報導,電費持續上漲讓德國的弱勢家庭無法負擔,顯然是失真。若以集合式住宅中,使用熱能不靠電力供應的單人家庭為例,平均用電為每年1500度,而這十年間電費多了150歐元之譜。如果是失業族,每個月領有HartzIV失業救濟金每月399歐元,若是育有7歲以下小孩的單親家庭,每月還可以多領143.64歐元,房租與取暖費用也由國家負責,還有每年一次性的家庭設備採購費用補助,健保也由國家補貼。如果這樣的家庭,繳不出一個月20歐元的電費,該檢討的恐怕不是德國的能源政策,而是社會安全網。

由於躉購費率與市價中的差距是由消費者來負擔,所以德國的電價之貴有其道理。(Bloomberg)

不過,隨著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躉購費用也將隨之調整,在批發電價有可能降價的情況下,2014年每度電29.13歐分的電價看似已來到頂點,不會再有調漲的空間,而能源轉型除了綠能,尚包含其他節能措施,例如,台灣人難以想像的保暖措施:藉由牆壁的加厚以及窗戶的更換使暖氣更有效率地被使用,例如窗戶可隨陽光調整方向,確保室內採光。這些節能減碳措施絕非只是要政治人物脫西裝般膚淺,而是利用專業評估,整體改造房屋的能源效率,不但省錢也直接減少排碳。相較之下,台灣人年均用電量10237度為亞洲第一,儘管有半數是工業用電均攤下的數字,不過兩相比較,我國的節能政策仍有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德國的能源轉型進展神速,成果豐碩,但是隨之而來的發展瓶頸該如何解決?就讓大家拭目以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