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酸青週記》《康熙來了》停播,暴露多少傲慢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賦予自己所處的「時代」意義。每一個收看《康熙》的觀眾,身上也有這個時代賦予他們的意義。文青、進步青年、社運意見領袖,又是憑藉什麼而能以「無腦」的結論,摧毀屬於他人的時代意義呢?

范綱皓

長跑12年的綜藝節目長青樹《康熙來了》即將停播,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天崩地裂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但讓我天崩地裂的原因,可能稍微複雜一點。

無腦批評是一種傲慢

我對於《康熙》要停播,感受非常矛盾與尷尬。曾經身為受眾群的一員,失落難免(雖然讀研究所、工作以後就不太有時間看了)。但讓我天崩地裂的原因,不是節目停播,而是對《康熙》無腦化的批評有關。某些文青、知識份子、進步青年,站在一個高道德標準與自以為進步的立場,批評《康熙來了》是台灣社會集體無腦化的象徵,才是真正令人為之氣結。

長跑12年的綜藝節目長青樹《康熙來了》即將停播,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天崩地裂的事情。(中天提供)

除了節目沒創意、抄襲、內容低俗,性別歧視、身材歧視的對白屢見不鮮,甚至,有些人也對蔡康永所謂「高級天龍上海人的傲慢」、與小S「食米不知米貴」的權貴姿態不爽。這些我都沒有意見,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台灣流行文化發展中,這是普遍的批判,並非《康熙》獨有。要舉著政治正確的大旗,罵《康熙》很容易,如同要罵好萊塢的電影是如何美國帝國中心主義、白人霸權等一樣,稍微讀過一點文化批評、修過一些大眾媒體課程的人,都可以做出廉價的批評。

然而,一個節目能走紅12年,背後代表的是它與時代有「魚水共生」的依存連結,但多數的批評者選擇忽略這個面向不談。一個節目在觀眾眼中有諸多缺點,為什麼觀眾還是買單?《康熙》可以在台灣、中國、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是其他使用華語的東南亞社群中,連續12年受歡迎的原因為何?只是扣上「無腦」、「低智商」的帽子並無法爬梳說明,甚至有人還認為《康熙》停播,台灣人的智商有救了。把自己放在文化道德的制高點,貶視一整個世代的人為「無腦」、「低智商」,這是這些批判的文青、知識份子與進步青年的傲慢。

一個節目能走紅12年,背後代表的是它與時代有「魚水共生」的依存連結,但多數的批評者選擇忽略這個面向不談。(翻攝YouTube)

《康熙》的時代意義::偶像的凡人化

《康熙來了》是我從高中轉大人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舉凡生活中的賤話、少不更事、狂傲不羈,那些象徵青春特質的養份,都是從《康熙來了》得到。父母輩的那代人,對於這個節目嗤之以鼻,他們總覺得為什麼蔡康永這樣的「讀書人」,會「淪落」到和小S在節目裡屁來屁去、賤來賤去。他們跟吳宗憲一樣,屬於那種特別在意別人「放屁」的世代。

但在我輩眼裡,蔡康永跟小S兩人是拆除偶像包袱的老虎鉗(雖然很多人也把他們當成偶像)。他們告訴觀眾,這個時代沒有讓人假掰的權利。身為一個偶像,有什麼了不起?還不是會放屁、有心眼、會背後說人壞話、想做愛、會劈腿?在康熙裡,偶像已從仙界落入凡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活生生的正常人。例如林志玲與劉真在《康熙來了》的「玉女崩壞記」,就是最經典「偶像也是人」的代表。

蔡康永跟小S兩人是拆除偶像包袱的老虎鉗。他們告訴觀眾,這個時代沒有讓人假掰的權利。身為一個偶像,有什麼了不起?(翻攝YouTube)

素人美學的始作俑者

蔡康永跟小S代表的也是一種安迪沃荷式的素人美學。多少才華洋溢卻藉藉無名的素人在《康熙》中爆紅?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小而強的生命力,強到可以讓整個媒體繞著你打轉的時代氛圍。在吳宗憲懷念的老三台壟斷年代,這是不可能的事。《康熙來了》走了12年,捧紅素人不知凡幾,我相信想上《康熙》的素人,遠比想上《綜藝最愛憲》的來得多。

因為支撐《康熙》生存的力量叫「時代」。而吳宗憲少了這種讓年輕人喜歡的時代共鳴與精神。

蔡康永跟小S代表的也是一種安迪沃荷式的素人美學。多少才華洋溢卻藉藉無名的素人在《康熙》中爆紅?圖為鯰魚哥在「康熙來了」自曝受到日本經紀公司青睞、獲邀錄製單曲。(翻攝YouTube)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賦予自己所處的「時代」意義。每一個收看《康熙》的觀眾,身上也有這個時代賦予他們的意義,如同徐懷鈺的復出、《我的少女時代》的爆紅,都有觀眾買單的時代意義。這些文青、進步青年、社運意見領袖,又是憑藉什麼而能以「無腦」的結論,摧毀屬於他人的時代意義呢?

文青該用甚麼標準界定別人無腦呢?憑著他們很懂影視音產業?還是憑著他們的腦容量,又或者只是站了比別人高一點的道德文化高度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