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濁水
英倫大戰序曲,兩岸政策辯論(一)
朱立倫接受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後,在國民黨臨全會的演講中,宣佈將在「兩岸政策」和「憲政改造」兩個議題上和民進黨辯論,其中優先的辯論題是兩岸政策。隔天接受報紙專訪,朱又強調「要以這議題挑戰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打憲改牌是因為必須憲改是當前民眾的高度共織;優先打兩岸牌,則是根據過去大選的經驗,國民黨認為這是國民黨的強項。
朱立倫接受國民黨徵召參選總統後,宣佈將在「兩岸政策」和「憲政改造」兩個議題上和民進黨辯論,其中優先的辯論題是兩岸政策。(記者廖振輝攝)
這一個強項的發揮,最被國民黨津津樂道的是2012大選。
2012年總統大選過程中,馬總統民意滿意度一直落在蔡英文之後,但在總統候選人支持度則領先,這很矛盾,一般認為關鍵就在國民黨兩岸議題上的優勢,對馬產生額外加持效果。選舉末期,國民黨鎖定兩岸議題,大打九二共識牌,勝選後國民黨更加確信兩岸議題是國民黨的強項,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則是面對民進黨時,國民黨無堅不摧的戰略核子武器。
選後,中研院院士朱雲漢以蓋棺論定的口氣評論2012大選說:
「2012選舉形同一次兩岸政策的公民投票,這個公民投票確立了『九二共識』在台灣的正統性(legitimacy),鞏固了國共的政治同盟。 朱認為兩岸議題成為民進黨的弱項,所以2012台獨沒有被民進黨列入選舉議程, 導致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既過於模糊而沒能勸說獨立選民,又太過怯懦而沒能激發傳統擁護者的支持,終於造成敗選。」
無疑的,直到現在,國民黨主流的看法和當時朱雲漢上述的論斷仍然一模一樣。
洪秀柱當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時,馬總統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等一套策略被她認為已經「完成了階段性功能」,再維持下去就會成了苟且偏安的策略,所以必須要「進階」。
「台灣指標民調」所做民調表,逐一提示各種政策,讓民眾可以在不限定的複選條件下選擇他們的認同。(台灣指標民調)
進階的方式就是重樹終極統一的目標,採取一中同表策略,和北京簽和平協議。
不料洪秀柱這策略和台灣85%以上的主流民意直接對衝,造成了國民黨總統和立委候選人的民眾支持度崩跌有如土石流效應,馬、朱驚嚇之餘只好宣布為了鞏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立場不得已必須換柱,馬朱這主張得到國民黨內一面倒的支持,順利地換下了洪秀柱,接著,朱乘勝追擊,宣佈要以這一個策略與立場和民進黨進行辯論。他說,「蔡英文既然主張在兩岸政策上要維持現狀,那麼必須跟人民說清楚,民進黨不只有台獨黨綱跟兩國論,還不承認九二共識,怎麼維持現狀?」他說蔡英文所談的「維持現狀」是什麼,是蔡自己說的算,還是國民黨堅持的九二共識下的現狀?還是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
朱立倫會這様信心滿滿地挑戰民進黨,其實是建立在一個重大的誤會上,那就是誤以為現在國民黨內既然高度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那麼一般民眾也都會心有同感。他顯然是忘掉了在民主化的衝擊之後的今天,在政黨認同方面,認同國民黨的民眾已經少於認同民進黨的,而兩黨之外還有更多的中立人士的這一個現實。
非常湊巧的,由於洪秀柱掀動了三個月的統獨之戰,逼得許多民眾必須認真想一想他自己對各式各樣被政界人士提出的兩岸政策的立場,在這氣氛下,「台灣指標民調」做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民眾意見調查,逐一提示各種政策,讓民眾可以在不限定的複選條件下選擇他們的認同,在這一個調查中,我們赫然發現台灣社會早已經不認同朱雲漢所說九二共識具有正統性的地位了。
2012年選舉末期,國民黨鎖定兩岸議題,大打九二共識牌,勝選後國民黨更加確信兩岸議題是國民黨的強項,而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則是面對民進黨時,國民黨無堅不摧的戰略核子武器。(記者簡榮豐攝)
從這個調查中,我們發現,馬總統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確符合社會的主流民意,民眾支持度高達63.8%;但是,蔡英文主席主張的「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以維持兩岸穩定現狀也一樣不遜色,支持者高達69.0%。
朱立倫質疑蔡英文,如果民進黨不放棄台獨怎麼維持她所說的維持現狀?會這様質疑,表示朱強烈認為維持現狀和台獨是對立的。
問題是,從民調上來看,朱立倫這個見解並沒有受到多數民眾的贊成。
民調發現,固然絕大多數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但是同樣有69.3%支持一邊一國、64.8%支持一中一台。可見多數民眾認為維持現狀就是台獨。這奇怪嗎?其實,聯合報早在1997年就作了一個民調,發現有6成民眾認為「永遠維持現狀就是一種台獨」了。換句話說,固然有一部分民眾會斬釘截鐵地認為「永遠維持現狀就不是台獨」,這種人也不論統獨都有,但是都屬於社會上很少的一部份人士。這當然也等說,社會上大多數人根本不能接受把台獨排除在外,像朱立倫定義的那種的「維持現狀」。
不只如此,洪秀柱的一中同表慘到只有12.0%民眾支持,終極統一支持度更只有10.5% ,的確和社會主流價值非常悖離,但是朱主席在朱習會中提到的「兩岸都屬一個中國」也只有16.2%支持率。至於國民黨兩岸議題上的兩大法寶,如一中各表,支持度的確比一中同表好得多,但實在不值得國民黨高興,因為一中各表只有36.2%民眾支持,九二共識更只有27.4%支持,這兩大被認為造成國民黨在2012勝選的法寶,現在已經非常不幸的和一中同表一樣成為「和社會主流價值悖離」的主張了。這也等於說,佔民眾中63.8%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的支持者中有36.3%%是不支持九二共識的。
洪秀柱等到確定提名遭廢止後,緩緩步出國民黨臨全會會場,為這場「選前百日告別演出」畫下句點。(記者陳志曲攝)
這個民調有個非常吊詭的結論,那就是民眾最喜歡的是一邊一國,有69.3%支持,而一邊一國當然是獨了;但是民眾支持包含「不獨」在內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也高達63.8%。這豈不是有非常多的人既要獨又要不獨,不是很矛盾嗎。這矛盾應該這様理解:
要獨是民眾的主觀價值選擇;但是考慮到客觀上必須面對美國和中國的態度,因此在「不統、不武」兩個條件下可以不必急著把獨枱面化。依據這個邏輯,假如你看到「不統/不獨/不武」有高達63.8%民眾支持,便像國民黨一樣進一步延伸出民眾「反獨」的結論,那就大錯特錯了;相反的高舉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大旗其實才正是自我非主流化,自我邊緣化。
朱立倫廢柱使國民黨擺脫了被急統派控制的夢魘,這對台灣是好事,值得肯定;但是才掙脫一中同表的陷阱,卻又落入一中各表的舊窠臼,同樣是看不清現實世界,游離在民意主流之外。無論如何,從民意支持度來說,一中各表和一中同表,其實半斤八兩,都悖離主流民意,不必五十步笑百步。國民黨內一中各表和一中同表對決結果只是兩敗俱傷。
最後,我們可以說朱立倫要辯論兩岸政策是值得肯定的,是負責任的政治領袖的作法;但是站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參加辯論在勝選的考量下,則實在不是聰明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