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破解張安樂

◎張銘祐

回應張安樂要求反課綱六點

張安樂先生的價值觀很明顯是王曉波(中華統一促進聯盟副主席)等人的價值觀,台灣這幾百年來是接受許多外強的統治,所以文化融合是必然的,所以台灣的歷史有華人文化、日本文化、甚至更早的荷蘭文,融合了平埔文化到原住民文化,所以台灣是海島國家,多元文化是正常的現象。

第1、 燒掉家裡祖先牌位,砸了上面的菩薩圖像,因為是中國來的。

回應:在荷蘭統治時期(1622~1662),確實從中國沿海開始很多羅漢腳(單身漢)渡過黑水溝,背著神祖牌子到台灣,甚至有些沒有神祖牌的在台灣會從來台開墾的第一代開始計算,而且當時的單身者到台灣都沒有眷屬,與當地的平埔族結為連理,而且平埔族為母系社會,反而是包容了從華人來的祭祀文化,所以從「父權主義」來看這個問題,其實是嚴重的錯誤。

「白狼」張安樂列出六點條目,要求做不到的反課綱學生「回家找媽媽」。(記者張忠義攝)

第2、 要將家裡祖墳,有寫祖先淵源的墓碑砸掉,因為是來自中國。

回應:祖先淵源與祖墳,依照目前的情況很多都改寫台灣的地域名字,而且台灣很多都是賜姓,並不是原本我們祖先的姓氏,在清初很多兵囤使用武力征服平埔族部落,改稱征服者(帶隊)的姓,漢化平埔族的血統,強佔民地劃為自用,結果幾百年的演變,平埔族消失了變成賜姓漢化,我們單從墓碑來考究台灣人的淵源,不如用科學的DNA來驗自己的血統,林馬利醫師『我們流著不同血液』一書,已有顯著的驗證紀錄,如果還是用「征服者」的心態,很難被人民接受。

第3、 即日起不能用中文、中國字,因為都是來自中國。

回應:台灣無論是平埔族與原住民族是沒有文字記載,還是靠早期荷蘭東印度公司便於管理台灣事務,傳教士開始用羅馬拼音編輯字典,在台南一代作為訂定契約使用我們稱為新港文亦稱「蕃仔契」,史料記載也是到一九三三年還在作為使用,可惜華人文化進入,平埔族沒落,普遍文字依舊用征服者的文字,我沒記錯的話中國好像是用簡體字?但是文化其中的語言與文字在台灣有各自的發展,沒有什麼好爭議,反而用「不能用」的字眼,不如說「還我們」原有的語言。

第4、 不能拜關公、觀音…..至聖先師等眾神菩薩,因為都是來自中國。至於十八王公你們可以拜。

回應:1966年中國開始文化大革命,破壞了華人信仰的基礎,而且宗教是無國界,基督教的愛也是傳播到世界,耶穌在伯利恆誕生,世界最大的國家應該是以色列或巴勒斯坦?而且道教文化在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已經被破壞,是中國神在台灣發展出一套系統及祭拜的文化,甚至台灣是佛道合一,依照這樣的論點中國的觀世音其實來自印度,所以中國也不能拜!

第5、 從現在起中秋不能吃月餅、端午不能吃粽子,更不能過農曆年,放假更是反革命的行為…..因為都是來自中國。

回應:食物是文化與歷史的紀錄無誤,台灣這四百年來的開墾與外強侵入,與其他文化系統一樣,甚至是節日被侵略者消滅,雖然日月潭與台灣吉貝耍有保留平埔宗教性的節日祭祀,但是多數被消滅。無論飲食與節日都是因為征服者與歷史演變而來的,但是這些節日與習俗也是多元與包容,如果又是侵略者心態來看民主台灣實在悲哀,而且台灣有自己的系統改變,從夜市飲食可以發現與中國口味的差異,如果站在這樣的觀點請中國人不要吃西餐,台灣的過年等日子應該訂在台灣原住民各族的祭典,那才是正確。

第6、 中山高速公路是來自中國的總統蔣經國先生建的,家裡的新臺幣也….10大建設的成果也都不能提、不能用。

回應:在日治時代的現代化工作是亞洲之最,而中國國民黨在1945年代表盟國接收管理,卻不當的奪取台灣人民辛苦建設與耕種,並且以侵入者的姿態來台灣進行奪取,台灣是米糖之鄉,在日治時期拍攝的南進紀錄片中不難發現台灣的基礎工程相當現代物產豐盈,中國國民黨蔣介石政權不當接受應映中國八年抗戰的殘局與滅共的戰爭,將台灣物產運往中國,官員接收貪污嚴重,導致台灣人原本現代化的生活被拖垮,才導致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權敗退到了台灣,因為消耗的中國內戰,台灣已經民不聊生,才將幣值改革才有「四萬換一元」的制度,黃金運到台灣正確來說是侵佔台灣的日產為黨產,貪污舞弊拖垮台灣,後來才有美援…..等等。10大建設為後期,台灣人也是付出努力協助開墾,蔣經國也說:「中華民國的首都在台北是不爭的事實」,那依照你們的價值觀是否有問題?

(媒體評論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