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與國際》北戴河會議習近平將會做甚麼?我們又該做何準備?

看看中國政府採取與美國大幅度交往的作為,相形之下,台灣政府在對美與對日關係的經營上,過度保守與謹慎,令人不敢恭維。

顏建發

北戴河會議是中國政壇人士,一年一度在七月底到八月上旬的盛暑,於秦皇島北戴河度假區舉辦的非正式會面,是討論政策、喬人事的地方,消息封鎖,有摸不透的神祕感,是黑箱作業的典型。中國政治講表面的和諧,因此北戴河會議被視為是深秋即舉行的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屆全體會議的會前會。

北戴河會議是中國政壇人士,一年一度在七月底到八月上旬的盛暑,於秦皇島北戴河度假區舉辦的非正式會面,是討論政策、喬人事的地方。(維基共享)

今年的北戴河會議主軸,據推測是經濟、維穩與人事。經濟,第13個5年計畫(2016-2020)即將出台,需要論證;維穩,疆藏與香港的不滿與獨立意識上升、經濟衰退與社會不公引發的民怨,皆嚴重威脅中共統治的合法性,需有新對策;人事,習近平藉由反腐肅貪,新四人幫「薄熙來、徐才厚、周永康、令計劃」已然瓦解,江澤民與胡錦濤早已淡出權力核心,剩下的殘餘勢力並不足以構成威脅,是習近平進行人事搬風、換血的好時機。

而一旦內部經過整頓後,接著的大戲是習近平九月的訪美與出席聯合國會議,這是中國凸顯與美國形成兩強(G2)共治世界格局的時機。稍早前,六月下旬副總理汪洋一行與美國進行第七輪的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了戰略、經濟與人文共三百多項的合作案,接著,七月上旬,習近平與俄羅斯、印度、巴西與南非領袖進行金磚五國峰會。依此次序,北戴河會議不僅有為深秋的五中全會定調,也有為九月習近平出訪,凝聚內部共識以壯聲勢的用意。

中國副總理汪洋(右)一行與美國進行第七輪的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了戰略、經濟與人文共三百多項的合作案。(路透)

習近平掛在嘴上的「中國夢」、「亞洲夢」與「中美新型的大國外交」暗示著,在治國的方法上,他將力爭以美國為追趕目標、纏住美國,透過既合又鬥,一方面吸納美國的資源,另方面排拒顏色革命的毒素,而讓中國往世界體系更高一層的位階躍昇,以達最終與美國兩強共治的目標。

能否達成此目標是另一回事,但有這種戰略觀,習近平對於周邊事態與關係,短期內將會採取較寬和與隱忍的作風。這種觀察如無誤,那麼,習近平的對台政策也將採取較寬鬆的對待。畢竟,台美已達「維持現狀」的承諾,中國會給美國一個順水人情。不過,選前,北京仍會持續透過檯面下的管道進行「扶藍抑綠」,不讓蔡英文的得票過高;檯面上則繼續進行「三戰」(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將台灣牢牢攬住,使之不至於進一步滑向法理獨立。

習近平掛在嘴上的「中國夢」、「亞洲夢」與「中美新型的大國外交」暗示著,在治國的方法上,他將力爭以美國為追趕目標,一方面吸納美國的資源,另方面排拒顏色革命的毒素,而讓中國往世界體系更高一層的位階躍昇。(AFP)

至於習近平期待從歐巴馬嘴裡講出「中美是新型的大國關係」,機會恐怕不大。

美國很清楚中國強調「名先於實」,以及有了「名」就會得寸進尺要求兌現「實」的習性。對於習近平而言,策略上他希望得到「名」,但只要這次的訪問受到高規格接待,只要中美之間的戰略、經濟與人文的合作案結得夠廣、夠深,就算未得此名,卻也實質上達到大國關係的境界,便有階段性的成果。

如果這個推估實現了,那麼,未來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可以想見將更受限,而中美的經貿合作一旦更緊密,台灣將會被更高度地納入三角的分工體系之中。是以,考慮台灣未來長程的發展與生存,可能必須同時走兩條路線:一方面,對於無法避免的「美中台」分工,台灣應力爭上游,加強攻頂,以求維持較高的自主性與自由度;另方面,政府應利用其手頭握有的公共資源,積極尋求在社經文教等領域的「脫離中國」作為,讓台灣的國際生存命脈多一些新生出路,其中尤其強化與美國和日本全面的實質關係,以維持「中國」與「國際」之間的平衡。

對於習近平而言,只要這次的訪問受到高規格接待,只要中美之間的戰略、經濟與人文的合作案結得夠廣、夠深,就算未得此名,卻也實質上達到大國關係的境界。(路透)

一枝草,一點露。沙漠與深海都可以長出生物;中國以外的市場再難,也應開發。事在人為。既有的中國市場需持續經營,但新的生機也需開拓,才能分散風險。人民趨利,如水走下,政府不可也不應阻擾兩岸交流,但卻可以挖深通往國際的溝渠,引領民間資源往另條路走。政府不需直接介入民間的交流,但可間接提供資訊、平台、網絡、媒合、教育、培訓、後勤服務等資源,使民間的「脫中」行動得以順利開展。

實踐「脫中」的理想,香港和新加坡的經驗可以藉取,其中「英語」的普及與深化是關鍵。英語的普及化使得香港與新加坡人不僅可以逐鹿中原,又可以輕易擁抱世界。台灣從1980年代初就開始喊國際化,而今國民的英語水準卻遠遠落在國際標準之後,教育部與教育界菁英沒有理由卸責。

實際上台灣民間已有此意識,並尋求自力救濟,政府部門不應麻木不仁。看看中國政府採取與美國大幅度交往的作為,相形之下,台灣政府在對美與對日關係的經營上,過度保守與謹慎,令人不敢恭維。看中國在國際化的進取心,台灣掌權者不應空有憂患意識,行為上卻仍一派因循舊制,無所作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