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際聚焦》和解前夕的古巴之旅

60多年前,阿根廷醫學生格瓦拉在一段摩托車之旅後,加入卡斯楚兄弟陣營,1956年攻下聖塔克拉拉成為古巴革命成功前的關鍵戰役,60多年後,美、古關係經數年外交努力鬆綁,卻仍然糾結在是否姑息極權卡斯楚政權、枉顧古巴人權民主、縱容恐佈主義滋生等價值理念與經貿戰略利益、戰俘人質交換、關閉關達納摩灣監獄等外交現實的辯證。

劉世忠

4年多前,我獨自進行了一趟古巴的自助旅行。在距離首都哈瓦那東部兩小時巴士車程,有一片20公里狹長的半島維拉狄洛(Varadero),集結著高級渡假村。這裡看不見古巴人民的貧窮,更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配給管制,每年超過100萬歐美遊客的造訪,讓維拉狄洛成為「非典型古巴」。 

維拉狄洛面對大西洋,隔著150公里的佛羅里達海峽與美國本土遙遙相望。1959年卡斯楚(Fidel Castro)革命成功,推翻美國扶植的巴斯帝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趕走美國文化帝國主義。1961年艾森豪政府對卡斯楚施以經濟制裁與禁運,接著宣佈與古巴斷交。之後大批古巴難民潮往北逃向邁阿密,開啟華府與哈瓦那這段橫跨兩個世紀的對峙冷戰關係。

維拉狄洛集結著高級渡假村。這裡看不見古巴人民的貧窮,更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配給管制,每年超過100萬歐美遊客的造訪,讓維拉狄洛成為「非典型古巴」。(圖:作者提供)

2015年7月20日,美國歐巴馬政府與古巴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政府恢復邦交,兩國同時在首都開設大使館,結束半個多世紀來的世仇對立。上任7年來高舉「和解外交」大旗、也恰巧出生於1961年的歐巴馬說,「我們不必被歷史囚禁,如果發現此路不通,就要改弦易轍」。當時我的古巴行已經嗅出些許政策和解的氛圍。然而這段鬆綁美、古關係的數年外交努力,仍然糾結在是否姑息極權卡斯楚政權、枉顧古巴人權民主、縱容恐佈主義滋生等價值理念與經貿戰略利益、戰俘人質交換、關閉關達納摩灣監獄(Guantanamo Bay)等外交現實的辯證。

撇開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口水爭論,這項和解政策符合多數美國與古巴民眾的期待。古巴人民平均月收入不到1,000台幣,觀光業早已成為國家主要財政收入來源。而許多美國企業與民眾也對投資旅遊興趣濃厚。

7月20日,古巴國旗在華府的古巴大使館外冉冉升起,美國與古巴正式結束半個多世紀來的世仇對立。(歐新社)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古蹟的哈瓦那舊城區,洋溢著1513年西班牙人登島佔領後深植迄今的殖民色彩。當時蔗糖是主要出口來源。西班牙殖民時期的蔗農自非洲大陸進口廉價黑奴勞工,極端剝削。這段長達373年的悲慘奴隸制度 為古巴歷史注入非洲大陸的文化。而今在舊城街頭僅能從叼著雪茄、穿著傳統服飾的黑人婦人身上,緬懷過往的殖民悲情史。

哈瓦那舊城街頭叼著雪茄、穿著傳統服飾的黑人婦人。(圖:作者提供)

早年舊城區住滿達官貴族與富賈士紳,一棟棟豪宅官邸 應運而生,想像三四百年前港都繁華如過往雲煙,夜夜笙歌似流水年華。昔日官邸如今成為餐館、博物館供後世憑弔與想望,儘管外觀隨著歲月流逝破舊不堪 但這就是歷史的真實記憶。尋常百姓住宅區的街弄裡,幾個小孩樓上樓下嬉笑歡呼,斑駁的牆壁、褪色的歲月,伴奏迴盪巷弄之間的無邪童音,歷史固然無法回首,童年的自由歡愉彷彿能讓時光暫時停格。

大文豪海明威曾經旅居古巴20多年,他將對古巴的觀察化為文學創作,為古巴增添另類的「海明威社會記憶」。圖為佛羅里達酒吧內的海明威雕像。(圖:作者提供)

大文豪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曾經旅居古巴20多年,他將對古巴的觀察化為文學創作,為古巴增添另類的「海明威社會記憶」。位於舊城區顯著的粉紅色建築地標「兩個世界大飯店」(Hotel de Ambos Mundos)511號房即是當年海明威專屬房間。到教堂廣場一旁石板小巷內的「伯迪奇達酒吧」(La Bodeguita de Medio)點杯「莫希多」(Mohito),或是在主教街(Obispo)557號的酒館「佛羅里迪達」(El Floridita)喝杯海明威專屬調酒「黛綺麗」(Daiquiri)都是美好記憶。

哈瓦那舊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古蹟,洋溢著1513年西班牙人登島佔領後深植迄今的殖民色彩。(圖:作者提供)

位於中央區的舊國會大廈外觀參考美國國會山莊造型,建築外排滿50年代各色古樣美國古董汽車,引擎隆隆作響、零件早已汰換、內裝陽春簡陋,卻留有深深美帝主義印記。

足跡來到古巴南部沿海小鎮千里達(Trinidad),是西班牙拓荒者發現古巴大陸上岸建立的第一座城鎮,也是古巴第一個首都。建於1513年的大教堂是古巴歷史最悠久的教堂,也開啟西班牙殖民古巴三個多世紀歷史的濫觴,伴隨著路旁古巴傳統頌樂(SON)和邦果(Bongo)樂聲,好似墜入時光隧道。

古巴南部沿海小鎮千里達,是西班牙拓荒者發現古巴大陸上岸建立的第一座城鎮,也是古巴第一個首都。建於1513年的大教堂(圖)是古巴歷史最悠久的教堂。(圖:作者提供)

1951年,阿根廷大學醫學生切 格拉瓦(Ernesto Che Guevara)和友人合騎摩托車環遊南美洲,看遍飽受貧窮、饑餓、疾病肆虐和美帝壓榨的南美大陸人情,紀錄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切 格拉瓦後來加入卡斯楚兄弟陣營,1956年率領游擊隊攻下聖塔克拉拉(Santa Clara),成為古巴革命成功前的關鍵戰役。他最後死亡的遺骸並未被送回哈瓦那,而是存放在當初他革命登陸的聖塔克拉拉。

歷史的演進,讓60多年前這段「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成為現在更多人追尋的「和解前夕的古巴之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