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政治的所在:長崎出島

海港城市長崎是江戶時代日本人認識世界的起點,也是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亞洲城市之一。已經消失的人工島「出島」是過去長崎集中管理外國人之地。

李拓梓

荷蘭商船進出長崎港。(圖:park11.wakwak.com)

漂亮的海港城市長崎,是我很喜歡的地方。這裡是江戶時代日本人認識世界的起點,也是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亞洲城市之一。其中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出島」。

出島是一個人工島嶼,緊鄰長崎熱鬧的唐人町,是長崎奉行管理外國人活動範圍的兩大區域。原來是要蓋給葡萄牙人住的,但葡萄牙人因為冒犯德川幕府,已遭驅逐。接替的荷蘭人,就被從附近的平戶移到出島來統一管理。出島原來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已經消失。但日本政府從1954年開始,投入出島復原工程,至今無論是復原或考古,都成效斐然,出島也成為長崎市的重要文化財

出島街景。(圖:作者提供)

唐人町一隅。長崎港口分成西洋區和中國區,出島是西洋區 唐人街區則為中國區。(圖:作者提供)

季風亞洲的航海研究,一直是史學界喜愛的議題,颳東北季風的時候,船從北方出發,經過台灣往南洋前進。夏天吹起西南風,船隻又再一次起航,回到中國與日本。這原來是海盜和國境邊緣的商人生活的方式,但亞洲國家一直都是大陸型強權,對於國民參與境外航海,態度都相當猶豫。

像「出島」這樣的地方,就是亞洲各國管理航海的典型案例。最早的「有效管理」方法,就是限制外國商人的活動區域,不讓他們與日本人接觸。不接觸就不會有交流,不交流就不會發生問題。類似的狀況不僅在日本,也發生在中國廣州、澳門一帶,當時的亞洲諸國,都是以限制行動的方式,來管理外國商船。 

最開始的時候,航線上的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都採取了比較配合的態度。他們的海上移動是為了利益,不是為了侵占他國領土,因此為了得到當地國政府的支持,大多數都接受地主國的限制要求。但人總有七情六慾,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比如水手多是青壯年男子,性慾難耐,因此當時的日本政府勉強同意,讓長崎遊町的花街女子,特許進入出島,滿足這些外國年輕海上男兒的欲望。

印有荷屬東印度公司記號VOC的砲台。(圖:作者提供)

當然,船上也不是只有生意人和水手,還有許多傳教士與醫生。這些外國人之所以被限制活動,最重要的原因當然和傳教士有關。早在葡萄牙耶穌會在亞洲積極活動的時代,日本就有許多耶穌會的信徒,甚至有像秀吉下屬高山右近這種基督教大名的存在。

但統治者對於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宗教力量,總有恐懼感。就算是佛教,無論是農民叛亂的「一向一揆」,或者是僧兵自重的奈良寶藏院、叡山延曆寺,都曾和統治者發生大小衝突。而外國來的基督教,當然更不可被統治者接受。秀吉與接續的德川幕府,都是從爭取基督教支持,轉為禁止基督教的案例,即使這其中基督教從葡萄牙人的耶穌會力量轉變為荷蘭人信仰的新教,但日本政府其實是搞不清楚的。

也因為這種禁止傳教的政策,被限制在出島的傳教士,除了可以獲准進入出島的遊女之外,根本沒有可以傳教的機會。這也造成了幕府後期,外國政府與日本談判時,自由傳教也成為議題之一的原因。

傳教士被限制行動,但隨船的醫生,卻大受歡迎。他們從歐洲帶來外科手術的技術,真正震撼了日本,也使得統治者對他們禮遇三分。因為有人願意學習醫術,像是「臟志」、「解體新書」或者「病學通論」之類的醫書,開始被翻譯成日文,因此日本的西洋醫學,說是透過來自出島的外國醫師傳遞,應該也不為過。

荷蘭人、唐人與日本人的身高比較圖。(圖:作者提供)

不過日本並不是可以永遠對外國人頤指氣使、限制行動。當荷蘭人的力量沒落,新崛起的英國人和美國人,就沒有荷蘭人那麼聽話了。他們在海上興起時,日本正因為「鎖國」而不知道外界世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局。當然,此時,外國人的活動範圍,也早就已經脫離出島,甚至即將脫離長崎。

大變發生時,當時大多數的日本人,對此並未了然,比如有位鄉下年輕人,為了學習西洋事物,苦練荷蘭文,並且跑到長崎要來認識世界。但是不久之後,這位年輕人覺得自己學得一身西洋好學問,想一展抱負,來到另外一座剛剛開放的港口橫濱時,卻發現所有的招牌他都看不懂。這時他才赫然發現,世道已變,英語帝國即將到來。這位鄉下年輕人,只好放棄荷蘭文,改練習英文。

日本也因為許多這樣的年輕人,而開始要邁入變革的時代,這位年輕人叫做福澤諭吉,創立了慶應義塾大學,現在,他的肖像被印在日幣一萬元的紙鈔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