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南亞觀察》中印救災政治學

救災行動提供一國展現外交、人道主義以及影響力的場域,單透過人道主義角度來觀察天災,有可能忽略區域形式的微妙變化。尼泊爾位居大國權力交會之處,勢必學習在中印兩強的夾縫中求生存。

林鑫佑/中興大學國政所碩士研究生

上月尼泊爾發生7.8級強震,是該國自1934年以來遭遇的最大地震,造成巨大傷亡與破壞,官方公布超過7000人喪生。許多國家第一時間向尼泊爾伸出援手,派遣專業搜救部隊、醫療小組以及大量物資到當地。其中最積極、最令人注意的是印度和中國。

受地緣環境影響,不論是今日的尼泊爾或是過去的廓爾喀都得學習在中、印兩強的夾縫中生存。對印度而言,尼泊爾是政治、文化相近、經濟相互依賴且邊境互相開放的南亞夥伴,同時也是與中國邊境衝突的少數緩衝地帶。就中國來說,尼泊爾可望成為北京介入南亞事務或展現區域影響力的跳板;在西藏問題與藏民議題上中國也希望獲得來自加德滿都方面的支持。在2014年中國超越印度成為尼泊爾的最大投資國。在這樣的背景以及國際關係思維下,印度與中國在尼泊爾的一舉一動都自然被解讀為具有政治目的,包括意圖拉攏尼泊爾。

受地緣環境影響,不論是今日的尼泊爾或是過去的廓爾喀都得學習在中、印兩強的夾縫中生存。

競爭性援助外交

此外,尼泊爾內戰於2006結束,兩年後決定改行聯邦共和制及召開制憲會議,建立新的國家憲法。然而,制憲會議至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各政黨仍無法在政府形式、選舉制度與司法體系等議題上取得共識,以致於憲法與部分的政府部門仍處在停止運作以及架空的狀態,這不僅造成今日尼泊爾政府無法有效進行地震救災與重建,也給與印度與中國在區域展現軟實力的機會。

近日來就有不同的西方媒體指稱,印中在區域的救災行動是一種「競爭性的援助外交」。儘管中國媒體否定這樣的說詞,認為這樣的說法存在著冷戰時期的零合思維,但爭議難以平息。

北京援助斯國重建

其實,救災或援助外交並非無跡可循。2004年4月,印度官方出版了一份名為『Indian Maritime Doctrine: 2004』的海洋戰略文件,當中把「人道主義」、「區域警察」、「外交」、「軍事」列為印度海軍的四大功能角色。同年年底的南亞海嘯事件重創印度洋多國,印度海軍也依循上述的任務角色,在事發當天派遣了多艘軍艦與飛機奔赴周邊國家如斯里蘭卡、印尼以及馬爾地夫等救災,獲得許多區域國家的讚賞。有印度學者指出,印度迅速協助各國救災不僅展現了外交軟實力,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風範,更清楚反映救災-外交-軍事的關聯性。

中國在當時提供了6000多萬美元給受災各國,成為第7大的援助國。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後續的重建計畫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2005年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為了重建受海嘯重創的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印度尋求援助卻遭拒絕,他轉而尋求中國的援助,中國隨即提供10億美元的貸款援助,並由中國公司承包相關的工程作業,這成為了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的建設起源。斯里蘭卡也因此成為中國在印度洋戰略中,以及21世紀海上絲路的重要一環。

2005年斯里蘭卡為了重建受海嘯重創的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印度尋求援助卻遭拒絕,轉而尋求中國的援助,這成為了漢班托塔港的建設起源。(維基共享)

總的來說,尼泊爾位居大國權力交會之處,想避免來自印度或中國的影響並不可能,正因如此,地震後尼泊爾除了盡力重建家園外,更必須盡快恢復政府有效運作,確立國家政治制度,整合國內分歧的政黨勢力,制定出共和國新憲法,以免在日後外交或政治事務上受制於印中兩國或其中一方。對印度、中國,或是其他國家來說,爭取尼泊爾的關鍵不盡然只有當前的救災,災後重建的援助或投資更為重要。地震給予各國警惕與憐憫,後續的救災行動卻也提供一個國家展現外交、人道主義以及影響力的場域,單透過人道主義角度來觀察天災,大有可能忽略區域形式的微妙變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南亞觀察:林鑫佑 【尼泊爾地震-4】Nepal Quake 中印救災政治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