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崢言》台灣面臨納粹危險?不,台灣只有中國危險!

天下沒有愉悅的改革,如果說現在台灣社會上的一點「不和諧」令保守的知識份子感到不適,那或許,我們的確正走在改革的路上。

吳崢

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於日前撰文指出,台灣社會現在正充斥著納粹氛圍,恐面臨自我毀滅的危險,他並進一步闡述,當初德國納粹便是藉由結合左的社會主義和右的國家主義,將兩者混合在一起取得德國人民的支持,點亮但也毀了德國,最後則大膽斷言,台灣現在正走向納粹的老路。張教授如此關心社會現況固然令人敬佩,但台灣恐淪納粹化這樣擔憂只怕是杞人憂天了,或者說,根本是無稽之談。

張亞中(右2)於日前撰文指出,台灣社會現在正充斥著納粹氛圍。(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如果要檢驗台灣社會現在究竟是否充滿「納粹氛圍」,那我們首先應該回顧一下當初納粹到底做了哪些事,才能知道台灣現在是不是走在納粹的路上,本文並不想變成德國歷史回顧,所以我們就簡單舉一些納粹最廣為人知的特徵好了,像是:極權統治、領袖崇拜、對國內進行洗腦教育和宣傳、宣稱要實現社會主義但卻行法西斯之實、黨國一體、言論管制、祕密警察、反對共產主義、迫害異議人士、共產黨與研讀左派思想的知識分子、強調單一民族的神聖性、全國上下都要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咦?怎麼好像越講越熟悉,這根本就是在說國民黨嘛!搞了半天原來台灣最像納粹德國的時候不是現在,而是在國民黨統治之下的白色恐怖時期,相反的,隨著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黨外組黨、國大改選、總統直選、政黨輪替一直到近來蓬勃成長的公民運動,台灣不僅沒有靠近,反而是離「納粹氛圍」越來越遠才對,張教授根本從最一開始的觀察就大錯特錯。

台灣最像納粹德國的時候不是現在,而是在國民黨統治之下的白色恐怖時期,隨著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台灣離「納粹氛圍」越來越遠。(資料照,記者王駿杰攝)

再來,張教授說台灣社會越來越強調「我群」的概念,公平正義也成為主流思潮,不同階層之間矛盾日益擴大,這話倒是沒錯,但只對了一半,張教授只提到現象卻沒提原因。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歷年來做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調查,不論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上升,或者認同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下降,兩者趨勢都是在2008年馬英九上台執政後最為明顯,原因很簡單,「我群」的概念本來就是對應他者而生,馬政府上台後急速傾中的作為和中國日益增強的政經壓力,在在都使人民焦慮不已,加上中國官方推波助瀾的民族狂熱,為了抵抗中國帝國主義,本地的民族主義,也就是張教授文中的「我群」認同應運而生也是非常自然的事。

馬政府上台後急速傾中的作為和中國日益增強的政經壓力,在在都使人民焦慮不已。(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而公平正義之所以成為顯學難道不也是因為政府失能?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低薪結構、勞動貧窮、房價物價飛漲,哪項不是讓台灣人過的越來越辛苦?讓超過兩百人致癌的RCA汙染案經過11年一直到昨天才獲得一審勝訴,國道收費員至今還在抗爭,台灣的勞動權益還有非常長一段路要走,但同時大企業卻能獲得各種租稅補貼,公務員退休後每月可以繼續領將近100%所得替代的薪水,這叫人怎麼接受?不是因為要求公平正義導致不同階層矛盾日益擴大,而是因為不同階層間的落差和矛盾越來越大社會大眾才如此渴望公平正義,「公平」二字啊教授你懂嗎?!

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低薪結構、勞動貧窮、房價物價飛漲,哪項不是讓台灣人過的越來越辛苦?(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最後在文末張教授則指出解決之道在於大膽開放,把餅做大,這說穿了不過就是把國民黨長期以來的擁抱中國和涓滴效應論述再重新說一遍罷了,然而經歷了馬英九的7年執政,台灣在這套經濟思維下有變的更好嗎?恐怕只是肥了兩岸權貴資本家、瘦了人民荷包。我大一時也修過張教授的國際關係,教授曾在課堂上暢談他的「小國崛起」理念,主張台灣應該師法歐洲小國的歷史經驗,以多元開放的精神成為地緣政治中的關鍵,然而「崛起」的前提是先要有「小國」,當今台灣面臨的危機正是在中國壓力下連自身國家地位都不保,從何談崛起?

隨著中國實力成長、經濟觸角不斷向外延伸,其「中國模式」輸出的同時也一併將威權價值輸出,連帶對周邊國家民主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加劇「民主退潮」現象,而台灣正是在中國影響下面臨民主退潮危機的國家之一,所幸台灣社會及時反彈,並透過民主機制反饋回體制內遏止這樣的趨勢,台灣最寶貴的資產不是別的,正是前人流血流汗深耕於社會中的民主價值和日益茁壯的社會力,這是台灣之所以獨特的原因,也是政府面臨國外壓力時最有力的後盾。

天下沒有愉悅的改革,如果說現在社會上的一點「不和諧」令像張教授這樣的保守知識分子感到不適,那或許,我們的確正走在改革的路上。(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回顧歷史發展,其實台灣社會具有非常強的韌性和可塑性,威權時期一路走來,每每在關鍵時刻總有運動誕生把社會推向下一階段,從戒嚴到解嚴,沒民主到有民主,如今又到了社會需要再往前進的時候,我很喜歡高中數學補習班老師的一句話,他說:「覺得痛苦的時候就是成長的時候」。

同理,天下沒有愉悅的改革,如果說現在社會上的一點「不和諧」令像張教授這樣的保守知識份子感到不適,那或許,我們的確正走在改革的路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