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生活的偏旁》藝術常是你我忽略的日常

台南藝博會為每年春天南部最令人期待的藝術盛會。今年臺南第三屆的新藝獎,六位出爐的年輕得主作品皆在藝博會亮相。儘管「藝術」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還是和日常生活有些距離,甚至是令人感覺沉悶的話題。然而今年臺南新藝獎得主的作品們,卻都說明:藝術常是你我忽略的日常。

胡里歐

臺灣各大城市,近年來均紛紛舉辦一場又一場的藝術博覽會,作品也總是跨越國界、媒材、舊與新,提供更多民眾與藝術一親芳澤。臺灣的藝術市場尚待壯大,藝博會往往只舉行四天就要落幕;臺南今年已經舉行第三屆的新藝獎,六位剛出爐的年輕得主,作品皆有在藝博會亮相的殊榮,但四天的展期卻只能讓他們優秀的創作如曇花一現。遊藝之際,我特別往六位得主的展間逛去,雖不確切知道評審的欣賞觀點為何,倒也透過現場和藝術家本人的互動,被這些創作動機輕巧卻有力道的作品給打動。

台南新藝獎榜單的佼佼者,獲選參加台南藝術博覽會。(記者洪瑞琴攝)

呂易倫從2011年起,花了約四年的時間,用影像記錄高雄左營區不同眷村拆除的過程,這是他所看見的【廢地羅曼史】。隨時間點越近,場景就越顯荒涼,此一記錄不僅是一座都市演變的影像史料,藝術家更和夥伴用自拍的方式和許多頹敗場景發生關係,甚至就進入已經無人居住使用的空間,突顯各種「被介入」的樣態。

呂易倫【廢地羅曼史】不僅是一座都市演變的影像史料,藝術家更和夥伴用自拍的方式和許多頹敗場景發生關係。(作者提供)

左營的好幾座眷村,都已經在去年被拆除完畢,當我們閒聊起以後這邊是不是會成為文創園地或百貨商場,好像又呼了自己一巴掌,我們竟然只剩如此貧瘠的未來想像。有別於一般攝影作品平面輸出裱框高掛,他將一幅幅放大輸出的影像放置在燈箱上作呈現,是希望透過燈箱讓場景細節更加生動,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土地上散發出的訊息與光芒。

林厚成歷年來影像創作能量不斷,獲獎的【邊界】系列作品,每張氣息絕美卻長出犄角的女妖,是《聊齋誌異》的再現;半人半妖的型態,對應著當今社會許多不被關注的邊緣人,其外在處境或心理的感受。讓我震顫的部分,是這些宛如畫作般細膩的影像作品,均透過有美術系背景的藝術家細心琢磨燈光、化妝造型、濾鏡等前置作業進行拍攝,幾乎不靠後製就完成的作品。

陳漢聲【共生苗】長滿一室機械控制轉動的金屬植物幼苗,讓我想起電影《星際效應》裡,未來世界裡人造重現舊世界農地場景的畫面。高玉穎在【純真年代】裡用細緻工筆畫描繪許多像是古代傳說裡純樸民間生活的樣貌,無性別感的孩童們穿梭遊玩在畫作之間,人、獸與自然曾是如此和諧平衡共處著;純真年代裡的一切都很簡單,現代時空想重現卻一切都不再簡單。

陳漢聲【共生苗】,長滿一室機械控制轉動的金屬植物幼苗。(作者提供)

黃至正以精細墨色筆觸作畫在金箔上成【花草偈】,花草、經文圖像蘊含自然萬物生命流轉的禪意,卻也是藝術家面對失去親人傷痛的自我療癒之作。廢棄老屋的生命力,在劉芸怡的鏡頭下重生,【消逝的肖像】不是純然只拍攝廢棄老屋的影像,展間裡多件針對金門洋樓和德國傳統建築的寫真,隱隱拋出跨越時空的對話,並樹成一棟棟無聲斑駁卻忍不住想細細觀察歲月刻痕滿佈其上的紀念碑。

劉芸怡【消逝的肖像】不是純然只拍攝廢棄老屋的影像,展間裡多件針對金門洋樓和德國傳統建築的寫真,隱隱拋出跨越時空的對話。(作者提供)

黃至正以精細墨色筆觸作畫在金箔上成【花草偈】,花草、經文圖像蘊含自然萬物生命流轉的禪意,卻也是藝術家面對失去親人傷痛的自我療癒之作。(作者提供)

「藝術」在很多朋友的認知中,還是和日常生活有些距離,甚至是令人感覺沉悶的話題。然而今年臺南新藝獎得主的作品們,卻都說明:藝術常是你我忽略的日常。當生活步調變得快到不得了,想要多過於需要的時候,我們是該只找時間不找藉口,走進美術館、藝廊或展覽,讓藝術家提醒我們留心好好觀察生活的日常旨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