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開放民進黨》關於台灣能源政策思考的一些「必須」

米那娃之梟

台灣公共論述與政策的形成長期欠缺與民間對話的機制。也因為長期沒有對話與溝通的管道與習慣,往往政府提出政策不是民眾漠不關心,就是屢屢滋生爭議,形成抗爭。歸根究底,導因於公共認識不足,也欠缺對話溝通尋找共識與方向的習慣。而這樣的作為又往往造成對政府舉措的高度不信任。

台灣公共論述與政策的形成長期欠缺與民間對話的機制。也因為長期沒有對話與溝通的管道與習慣,往往政府提出政策不是民眾漠不關心,就是屢屢滋生爭議,形成抗爭。(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這種層層相因互為因果的問題,需要從根本被打破。除了擺脫政府機關主其事者難以避免的本位主義之外,更重要的,必須對於歧異甚至對立的多元立場抱持理解甚至視為必然的根本立場,並且有高度的開放合作心態,謀求多方利益的平衡。這是現代公共行政的基本立場,也是共議民主的基礎。支配與統治心態往往滋生無盡的誤解與衝突,納入其他意見甚至開放參與的施政與檢視,才能使公共任務妥善與周全地完成與緩解衝突,更進一步能臻於理想實踐的可能。

對於能源這一個攸關台灣生計乃至未來的問題,我們認為需要高度的認識與討論。而策略的選擇與宏觀的視野至關重要。因此,吾人認為,思考辯證能源問題,政府與民間在對話尋求共識之間,至少有幾項「必須」,應該要納入思考。

一、能源依賴是必須正視的國家風險與國安問題

能源問題不但是一個現代社會、一個現代國家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這個國家社會是否能永續發展,文明進步的基礎。台灣地處環太平洋地區,不論文化與地質自然環境都屬多元而豐富之地。然而,無論石炭能源或是石化能源,均因本身稀缺自產來源而高度仰賴進口。而台灣的經濟發展脈絡下,產業高度依賴能源進口。在此傳統格局下,能源價格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生活需求乃至文明進步所不得不支付之成本。而能源價格的急劇波動,往往即對於台灣的產業經濟活動造成可觀的影響。換言之,台灣經濟發展暴露在能源供給的穩定與否的風險之中。

特別在油價飆高之際,這樣的走勢,無疑地,將把台灣經濟成長與文明建設所需的成本驟然提高,從而抵銷台灣獲致利益與利潤的空間。這樣的風險層級,不但有關個別產業,也由於石油、石炭能源的基礎必須性,從而攸關全體社會。在台灣無法自產這類能源之際,發展替代性能源、替代性產業的需求就不僅僅是能源需求的供需問題,而成為國家風險管控的國家安全問題。換言之,高度依賴進口的能源會減損削弱台灣的成長空間從而因為不穩定而影響台灣的永續發展。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替代能源的發展有其關鍵與急迫的重要性。

能源問題不但是一個現代社會、一個現代國家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這個國家社會是否能永續發展,文明進步的基礎。(資料照,記者趙世勳攝)

二、替代能源初期必須要透過獎勵、保護機制育成

替代傳統能源的選項,既然是風險分散的嘗試與努力,其自然多為並非成熟而可即刻取代的技術。而技術的開展,需要初期的資金、行政協力等多方的鼓勵與育成。甚至為了使其培育成為可資分擔風險甚至成為替代選項的過程中,也需要政策與獲利上的保護與保證。這是新興技術育成的必然,也是人類發展日趨複雜的新技術、機制所必需的投資成本。在發展階段初步萌芽的技術開展期間,即將其拿來與成熟技術產業與環境相類比與競爭,不但顯得荒謬,也難以對新興技術與創新產生積極的效用。

三、選擇發展過程必須思考對於環境衝擊與環境負載

新技術與新領域的創新培育,特別在攸關人類可持續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發展上,思考其發展策略與必要時,除了傳統的效率與獲利機制之外,更應該思考這類技術對於環境的潛在可能衝擊與環境隨之可能遭遇的環境負載問題。要言之,新技術領域除了在效能上的可行與潛在可能之外,人們或許更因該捫心自問,對於新技術領域的掌握與風險承擔上,其對人類社會與環境上,是否有其無法掌握的潛在風險。尤其是,當風險實踐時,其後果與負載,是否得以除去與治癒?某些人類科學技術,其風險實踐的實害與危害,往往是不可逆也不存在、或可預見未來也不可能去除其風險實現後果,從而成為無法承擔的災厄。若然,則這類技術的引進、開發與採用就必須謹慎甚至竭力拒絕。因為不可回復與環境無法承擔的負載不但傷害我們與子孫的未來,更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繼續進步甚至存續的阻礙,必須謹慎以對。

四、能源與經濟發展都必須慎思「可持續性發展」或「永續發展」問題

人類發展經濟與文明之目的,在於改善人類生活,促進人類文明之進步。因此,其發展並非一時性或有其終點的短暫行為。因此,將發展脈絡置於永續性與可持續性之間思考,不但是系統性思考的必然,更重要的是,是否可永續發展應該列入思考、討論的前提目標。甚至,這應該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更應該是公共討論的基點。因為,究其本質,可持續性發展或永續發展實際上就是經濟發展問題,也是文明發展問題的原點與目的。不具可持續性或缺乏永續觀念的目標追求與政策制定,不但是糟糕的決策與施政,更是災難的肇始。 

台灣政府向來喜歡高唱「拼經濟」,認為「發展」為經濟之全貌與根本。然而,實際上來說,經濟本該在生產、消費與分配之間做全體的思索與安排。而現代的經濟追求,更將永續性與可持續性納入經濟思維與追求之中。(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

結語

台灣政府向來喜歡高唱「拼經濟」,認為「發展」為經濟之全貌與根本。然而,實際上來說,經濟本該在生產、消費與分配之間做全體的思索與安排。而現代的經濟追求,更將永續性與可持續性納入經濟思維與追求之中。蓋特別在總體經濟乃至人類文明立場思考,經濟的稀缺資源分配目的,在於使人類的文明、生活增益而可繼續存續。一種短視甚至無視的抉擇,都是可悲的自我毀滅。人類在科學技術進步之間,往往陷入數字、力量、效能的表象追求,有時竟將不可控管或缺乏回復可能的技術當作是可憑恃的處方。然而,事實證明,人類對於風險管控與危害應對上,還有太多的盲點尚待克服。核能技術、生化、基因改造等等領域,都曾讓人們陷入無所不能的虛幻盲目。殆至風險實現時,才發現風險往往未曾預期或難以承受。值此福島核災四週年將屆的日子,也回首人類科學技術爆炸進步的百餘年,技術的提升是否使我們更為謹慎周詳,或是對於技術盲目的狂妄有所收斂?或許都是我們在思索台灣未來都應該更加慎思的另一個非戒慎恐懼不可的另一個「必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開放民進黨:米那娃之梟 關於台灣能源政策思考的一些「必須」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至 開放民進黨 給個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